五、骨髓穿刺术
(一)术前准备
1.向患者介绍检查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2.取周围血涂血片
3.器械及药品,无菌骨髓穿刺包及手套,推片、玻片、培养基、1~2%普鲁卡因。
(二)操作方法
依据患者个体情况,穿刺点可选在髂后上棘、髂前上棘、胸骨柄、脊椎棘突和胫骨前侧,以前三者多用。
1.髂后上棘穿刺术(图13-5-1)
图13-5-1髂后上棘穿刺术
(1)体位患者取侧卧位,双腿屈向胸前,使腰骶部向后突出,易于触到髂后上棘。
(2)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用1~2%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达骨膜。
(3)左手固定局部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在选择穿刺点与背部垂直方向刺入抵达骨膜后,左右旋转式钻入,通过骨皮质,达骨髓腔时突感空松,再时针1cm,针头即可固定不动。
(4)取出针芯,接10ml干燥注射器,缓缓用力抽吸,当血液一出现于针管时立即停止抽吸,此时抽得的骨髓量约0.2ml,过多则混进血稀释,若行骨髓培养,则需抽取5~10ml。
(5)拔下注射器及穿刺,迅速将骨髓液注至玻片上,供推片制标本。局部碘酒消毒,并盖纱布,压迫1~2分钟,以胶布固定。
2.髂前上棘穿刺术
患者仰卧或测卧位,取髂前上嵴向后约2~3cm髂缘最宽处或在其旁侧为穿刺点(图13-5-2),其余步骤同上。
3.胸骨柄穿刺术
患者仰卧,头尽量后仰并转向一侧,肩背部垫高,充分暴露胸骨上切迹,选择胸骨柄为穿刺点(图13-5-4)右手持穿刺针,与皮肤成30°角度,由胸骨柄上缘进针,刺入皮肤,进入骨髓腔约1cm。其余步骤同上。
4.脊椎棘突穿刺术
患者坐位,两臂置于椅背上,头枕臂上;或取侧卧位,头向前胸及两膝向腹屈曲,充分暴露脊俗语棘突。穿刺点定于第11、12胸椎或第1、2、3、腰椎之棘突顶点或旁侧。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于棘突中央或侧方垂直刺入进骨髓腔(图13-5-5)。其余步骤同上。
图13-5-2髂前上棘穿刺点
图13-5-3胸骨穿刺点
5.胫骨前穿刺术(仅用于2岁以下小儿)
患儿仰卧,助手固定下肢。穿刺点定于胫骨结节平面下约1厘米(或胫骨中、上1/3交界处)之内侧面胫骨。其余步骤同前。
(三)术后处理
1.术后应压迫止血,对有出血倾向者,防止骨膜下血肿形成或流血不止。
2.术后3日内,穿刺部位勿用水洗,防止感染。
(四)适应证
1.各类血液病,如各种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有助于确定病原体,如疟疾、黑热病及伤寒等。
3.疑有骨髓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4.借助骨髓内发现特殊细胞诊断高雪氏病,尼曼匹克氏病。
5.败血症可行骨髓培养了解病原菌。
图13-5-4胸骨穿刺时手固定胸骨的姿势
图13-5-5棘突穿刺剖面
(五)禁忌证

- 骨髓穿刺术《物理诊断学》
- 骨髓《组织学与胚胎学》
- 骨髓的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
- 骨髓《中医词典》
- 骨髓和血细胞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 骨酸《中医词典》
- 骨髓检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骨蚀《中医词典》
- 骨髓检查《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骨声《中医词典》
- 骨髓瘤《自我调养巧治病》
- 骨伤作痛《证治准绳·疡医》
- 骨髓纤维化《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骨伤作痛《续名医类案》
- 骨髓纤维化《病理学》
- 骨伤作痛《医宗金鉴》
- 骨髓显像《物理诊断学》
- 骨伤作痛《正骨心法要旨》
- 骨髓象的分析《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骨伤作痛《正体类要》
- 骨髓象与血象的关系《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骨伤科疾病《中国医学通史》
- 骨髓型放射病《核、化学武器损伤》
- 骨伤科《中国医学通史》
- 骨髓型放射病的治疗《核、化学武器损伤》
- 骨伤科《中国医学通史》
- 骨髓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骨伤科《中国医学通史》
- 骨髓移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骨伤科《中国医学通史》
- 骨髓移植、血肉情深《免疫与健康》
《物理诊断学》
- 问诊与症状学
- 第一章 问诊(采集病史)
- [附] 各系统问诊参考提要
- 第一节 颜面(缺)
- 第二节 疼痛
- 第三节 咳嗽与咳痰
- 第四节 咯血
- 第五节 呼吸困难
- 第六节 呕血与便血
- 第七节 腹泻
- 第八节 恶心与呕吐
- 第九节 黄疸
- 第十节 水肿
- 第十一节 紫绀
- 第十三节 排尿异常
- 第十四节 出血倾向
- 体格检查
- 第三章 体检的基本方法
- 第四章 一般检查
- 第五章 头面部
- 第六章 颈部
- 第七章 胸部及肺
- 第八章 心脏及外周血管
- 第九章 腹部
- 第十章 外生殖器及肛门检查
- 第一节 外生殖器检查
- 第二节 肛门与直肠
- 第十一章 脊柱与四肢
-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检查
- 器械检查
- 第十三章 几种常用诊疗操作方法
- 第十四章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
-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 第二节 心电向量概念
- 第三节 心电图导联及心电轴
- 第四节 正常心电图
- 第五节 心室肥厚及心房肥大
- 第六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 第七节 心肌梗死
- 第八节 心律失常
- 一、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电生理
- 二、心律失常的概念与分类
- 三、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
- 第九节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
- 第十五章 超声诊断
- 第一节 基本原理及仪器简介
- 第二节 临床应用
- 第十六章 核医学诊断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内分泌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核医学
- 第四节 消化系统及肿瘤核医学检查方法
- 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六节 骨显像
- 第七节 神经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八节 血液和淋巴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九节 肺显像
- 第十七章 内镜检查
- 第十八章 肺功能测验
- 诊断步骤与病历书写
- 第十九章 诊断步骤
- 第二十章 病案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