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胸痛
胸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胸内、胸外疾病均可引起。胸痛的剧烈程度不一定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一)常见病因
1.呼吸系统疾病 肺组织本身疾病不引起胸痛,因为肺脏没有感觉神经,当病变侵及壁层胸膜时才出现疼痛。膈胸膜受累时疼痛可向肩部、上腹及腹部放散,当气管及支气管神经受刺激时,亦可引起胸痛。常见于肺炎、气胸、胸膜炎(干性或少量渗出液)及胸膜粘连、肺梗塞、胸膜肿瘤、气管及支气管炎等。
2.心脏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心绞痛、主动脉瘤、心肌炎及心包炎等。
4.纵隔及食道疾病 食道及纵隔炎、食道及纵隔肿瘤等。
5.其它 胸壁及皮肤、皮下组织或肋间肌炎症、创伤、带状疱疹、胸主动脉瘤、夹层主动脉瘤、过度换气综合征、肋间神经痛等。
(二)问诊要点
1.胸痛的部位 胸膜及肺部病变多在病侧;胸壁病变多在局部,按压时加重,气管及支气管、心脏及血管、食道及纵隔疾病所致疼痛多在胸骨后;肋间神经痛或带状疱疹所致胸痛多在肋间神经分布区域;支气管炎亦常在胸骨后有紧缩样的持续痛,心绞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并可放散到左肩及左臂。
2.疼痛时间及影响疼痛的因素 食道疾病的疼痛常于吞咽食物时加剧;胸膜病变常于呼吸或咳嗽时加重;胸壁病变由于胸廓运动时加重;心血管病变往往于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休息、含硝基甘油片后缓解。
3.胸痛的性质与持续时间 胸膜病变所致者我为刺痛;心绞痛为压榨性窒息感,并放散到左肩或臂部,若持续时间长,发作频繁,应考虑有急性心肌梗死之可能;食道炎多为烧灼痛。
4.胸痛的伴随症状
(1)伴有高热、咳嗽、常见于气胸、支气管哮喘及心血管疾病、支气管扩张及肺癌等。

- 胸痛《物理诊断学》
- 胸通谷《中医词典》
- 胸痛《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胸疼《医林改错》
- 胸痛《百病自测》
- 胸膛气隔《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胸痛《圣济总录》
- 胸膛《中医词典》
- 胸痛《常见病自测》
- 胸堂《中医词典》
- 胸痛《中医词典》
- 胸锁乳突肌损伤《中医伤科按摩学》
- 胸痛《医学纲目》
- 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人体解剖学》
- 胸痛《证治准绳·类方》
- 胸锁骱《中医词典》
- 胸痛《证治准绳·杂病》
- 胸神经前支《人体解剖学》
- 胸痛《医碥》
- 胸任重物《医林改错》
- 胸痛《医碥》
- 胸鳅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胸痛《医学心悟》
- 胸腔脏器的淋巴回流《人体解剖学》
- 胸痛《周慎斋遗书》
- 胸腔脏器的淋巴管淋巴结《人体解剖学》
- 胸痛《金针秘传》
- 胸腔积液《呼吸病学》
- 胸痛《中医内科学》
- 胸腔积液《老年百病防治》
- 胸痛《伤科汇纂》
《物理诊断学》
- 问诊与症状学
- 第一章 问诊(采集病史)
- [附] 各系统问诊参考提要
- 第一节 颜面(缺)
- 第二节 疼痛
- 第三节 咳嗽与咳痰
- 第四节 咯血
- 第五节 呼吸困难
- 第六节 呕血与便血
- 第七节 腹泻
- 第八节 恶心与呕吐
- 第九节 黄疸
- 第十节 水肿
- 第十一节 紫绀
- 第十三节 排尿异常
- 第十四节 出血倾向
- 体格检查
- 第三章 体检的基本方法
- 第四章 一般检查
- 第五章 头面部
- 第六章 颈部
- 第七章 胸部及肺
- 第八章 心脏及外周血管
- 第九章 腹部
- 第十章 外生殖器及肛门检查
- 第一节 外生殖器检查
- 第二节 肛门与直肠
- 第十一章 脊柱与四肢
-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检查
- 器械检查
- 第十三章 几种常用诊疗操作方法
- 第十四章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
-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 第二节 心电向量概念
- 第三节 心电图导联及心电轴
- 第四节 正常心电图
- 第五节 心室肥厚及心房肥大
- 第六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 第七节 心肌梗死
- 第八节 心律失常
- 一、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电生理
- 二、心律失常的概念与分类
- 三、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
- 第九节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
- 第十五章 超声诊断
- 第一节 基本原理及仪器简介
- 第二节 临床应用
- 第十六章 核医学诊断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内分泌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核医学
- 第四节 消化系统及肿瘤核医学检查方法
- 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六节 骨显像
- 第七节 神经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八节 血液和淋巴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九节 肺显像
- 第十七章 内镜检查
- 第十八章 肺功能测验
- 诊断步骤与病历书写
- 第十九章 诊断步骤
- 第二十章 病案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