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水肿
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称为水肿。局部水肿常由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如炎症反应),全身性水肿容易在组织比较疏松以及身体最低的部位出现,严重时可在胸腹腔内出现积液。
水肿产生的机理目前尚有争论,主要的因素有:钠和水的异物潴留: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回流受阻;组织压力降低。其中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钠和水的异常潴留。
一、常见病因
(一)心原性水肿 各种心脏病发生右心衰竭时可出现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最低部位,如下肢、臀部、背部等,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水肿。
(二)肾原性水肿 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均可出现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眼睑、面部等疏松组织,严重时蔓延到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
(三)肝原性水肿 如肝硬化时,由于门静脉压升高或肝功能不全引起低蛋白症时,可出现水肿。其特点为发生缓慢,常以腹水为主,全身水肿较轻,下肢明显。
(四)营养不良性水肿 主要由于低蛋白血症引起血管内胶体透压降低所致。常发生于摄食不足,肠道吸收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此外,维生素B1缺乏症,也是产生水肿的附加因素。
(五)特发性水肿 女性多见,水肿可出现在眼睑及下肢,其发生原因:
1.部份病人由于直立时交感神经兴奋不足,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通过容量感受器反射地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所致,常伴有其它神经衰弱症状。
2.部分女性于经前7-14天出现,月经来潮后消退、可能与性激素功能失调有关。
(六)其他 如结缔组织疾病所致铁水肿(硬皮病、皮肌炎)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甘草等)所致的水肿;内分泌疾病所致水肿(如粘液性水肿)。
二、问诊要点
水肿发生的时间与出现的部位,肾原性水肿多在眼睑开始,晨起较重;心原性水肿多在下肢开始,下午与晚间加重;肝原性水肿多由腹水开始。
水肿病人应询问有关心脏、肝脏、肾脏等病史;营养与进食情况;女性病人的月经史;水肿减轻与加重的因素;水肿与体位、活动、尿量的关系等。
鉴别点 | 心原性水肿 | 肾原性水肿 |
开始部位 | 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 | 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 |
发展快慢 | 发展缓慢 | 发展迅速 |
水肿性质 | 比较坚实,移位性小 | 软而移动性大 |
伴随症状 | 伴有心功不全病症:如心脏增大,心杂音、肝肿大、静脉压升高等 | 伴有其它肾脏病病症: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眼底改变等 |

- 水肿《物理诊断学》
- 水中石子《证类本草》
- 水肿《物理诊断学》
- 水中捞月法《厘正按摩要术》
- 水肿《医学集成》
- 水中捞月《中医词典》
- 水肿《名师垂教》
- 水中金《中医词典》
- 水肿《百病自测》
- 水中毒《病理生理学》
- 水肿《千金翼方》
- 水中病《中医词典》
- 水肿《圣济总录》
- 水蛭咬伤《急诊医学》
- 水肿《常见病自测》
- 水蛭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水肿《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 水蛭(音质)《证类本草》
- 水肿《傅青主男科》
- 水蛭《实验动物科学》
- 水肿《傅青主女科》
- 水蛭《本草乘雅半偈》
- 水肿《中医词典》
- 水蛭《药征》
- 水肿《备急千金要方》
- 水蛭《药性切用》
- 水肿《杂病治例》
- 水蛭《本草撮要》
- 水肿《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水蛭《本草害利》
- 水肿《重订灵兰要览》
《物理诊断学》
- 问诊与症状学
- 第一章 问诊(采集病史)
- [附] 各系统问诊参考提要
- 第一节 颜面(缺)
- 第二节 疼痛
- 第三节 咳嗽与咳痰
- 第四节 咯血
- 第五节 呼吸困难
- 第六节 呕血与便血
- 第七节 腹泻
- 第八节 恶心与呕吐
- 第九节 黄疸
- 第十节 水肿
- 第十一节 紫绀
- 第十三节 排尿异常
- 第十四节 出血倾向
- 体格检查
- 第三章 体检的基本方法
- 第四章 一般检查
- 第五章 头面部
- 第六章 颈部
- 第七章 胸部及肺
- 第八章 心脏及外周血管
- 第九章 腹部
- 第十章 外生殖器及肛门检查
- 第一节 外生殖器检查
- 第二节 肛门与直肠
- 第十一章 脊柱与四肢
-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检查
- 器械检查
- 第十三章 几种常用诊疗操作方法
- 第十四章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
-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 第二节 心电向量概念
- 第三节 心电图导联及心电轴
- 第四节 正常心电图
- 第五节 心室肥厚及心房肥大
- 第六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 第七节 心肌梗死
- 第八节 心律失常
- 一、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电生理
- 二、心律失常的概念与分类
- 三、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
- 第九节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
- 第十五章 超声诊断
- 第一节 基本原理及仪器简介
- 第二节 临床应用
- 第十六章 核医学诊断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内分泌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核医学
- 第四节 消化系统及肿瘤核医学检查方法
- 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六节 骨显像
- 第七节 神经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八节 血液和淋巴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九节 肺显像
- 第十七章 内镜检查
- 第十八章 肺功能测验
- 诊断步骤与病历书写
- 第十九章 诊断步骤
- 第二十章 病案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