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四节 逆行胰胆管造影

《物理诊断学》书籍目录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将纤维十二指肠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主乳头(下简称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塑料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本法于1968年由McCunne氏首先报导,后由大井等人使本法日趋完善,近十年来,随着器械及插管技术的不断进步,ERCP成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90%左右,成为诊断胰腺和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

一、适应症

1.原因不明的阻塞性黄疸疑有肝外胆道梗阻者。

2.疑有各种胆道疾病如结石、肿瘤、硬化性胆管炎等诊断不明者。

3.疑有先天性胆道异常或胆囊术后症状再发者。

4.胰腺疾病: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

二、禁忌证

1.严重的心肺或肾功能不全者。

2.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

3.严重胆道感染

4.对碘造影剂过敏

三、术前准备

1.与胃镜检查相同。作碘造影剂过敏试验。

2.器械准备:十二指肠镜,ERCP异常(75%酒精浸泡消毒30’~60’)。消毒注射器等。

3.术前用药:哌替啶50mg肌注,可静注解痉灵(Buscopan)20mg。

四、操作要点

1.插镜:按胃镜检查方法插镜迅速通过胃腔、幽门、进入十二指肠降段,此过程应尽量少注气。

2.找准乳头:转动患者体位,以俯卧位最常用,拉直镜身,调节角度钮,使乳头处于视野左上方,辩认及对准乳头开口,是插管成功的关键。

3.插入导管:经活检孔插入导管,调节角度钮及抬钳器,使导管与乳头开口垂直,将导管插入1-2个标记注射造影剂,多可同时显示胰管及胆管,称ERCP,目前主张选择性胰管(ERP)或胆管(ERC)造影。

4.造影:在透视下注射30%胆影葡胺2-3ml,在荧光屏上见到胰管或胆管显影,可缓慢继续注射造影剂至所需管道显影,主胰管显影约需4-5ml,选择性胰管显影应适当掌握所用造影剂剂量及注药的压力,不可过多。胆管充盈只需10~20ml,胆囊完全显示需40~60ml。

5.摄片:胰及胆管显像后,拍片1~2张,然后退出内镜,再行不同体位拍片。

五、术后处理

1.造影成功的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三天,以防感染。

2.观察有无发热腹痛、血像之变化。

3.胰管造影者,术胶、术后4~6小时及翌晨各测血、尿淀粉酶,升高者每天复查至正常为止。

六、并发症

1.注入性胰腺炎

2.胆道感染――化脓性胆管炎

3.造影剂反应

4.操作不慎所致的乳头损伤、胰胆管破裂等。

5.其他少见并发症尚有假性胰腺囊肿破裂、上腹部剧痛、腹部膨胀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物理诊断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物理诊断学》书籍目录
  1. 逆行胰胆管造影《物理诊断学》
  2. 逆痘不治《冯氏锦囊秘录》
  3. 逆经《中医词典》
  4. 逆从四时无胃亦死《类经》
  5. 逆经《中医词典》
  6. 逆从《中医词典》
  7. 逆经《女科秘要》
  8. 逆从《中医词典》
  9. 逆经咳嗽气急《竹林女科证治》
  10. 逆从《圣济总录》
  11. 逆经目赤《中医词典》
  12. 逆从《中医名词词典》
  13. 逆经目赤《中医词典》
  14. 逆传心包《中医词典》
  15. 逆灸《中医词典》
  16. 逆传心包《中医词典》
  17. 逆灸《中医词典》
  18. 逆传心包《中医名词词典》
  19. 逆流回澜水《本草备要》
  20. 逆传入营《温热论》
  21. 逆流水《得配本草》
  22. 逆传《中医词典》
  23. 逆流水《本草分经》
  24. 逆传《中医词典》
  25. 逆流水《本草撮要》
  26. 逆传《中医名词词典》
  27. 逆流挽舟《中医名词词典》
  28. 逆产候《诸病源候论》
  29. 逆流挽舟《中医词典》
  30. 逆产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31. 逆流挽舟《中医词典》

《物理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