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窦性心律与窦性心律失常

《物理诊断学》书籍目录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的起搏点,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

1.正常窦性心律:①PⅡ、avF直立、PavR倒置;②P波规则出现,频率60~100次/min;③P-P间隔之差小于0.12s;④P-r间期≥0.12s。凡具备①、②条可确定为窦性心律。(图14-8-4)。

正常窦性心律

图14-8-4正常窦性心律

2.窦性心动过速

(1)窦性心律成人心率>100次/min。一般不超过160次/min。

(2)窦性心律婴儿心律>150次/min,儿童心率>120次/min。

窦性心动过速可发生在政党人运动或情绪激动、过量的烟、酒、浓茶及咖啡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病理情况见于发热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休克心力衰竭心肌炎、或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硝酸甘油等药物后。

窦性心动过速往往ST段降低,T波平坦可能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也可能心动过速产生相对性心肌供血不足所致。图14-8-5。

窦性心动过速

图14-8-5窦性心动过速

3.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而心率<60次/min(成人)、一般不低于40次/min,常与窦性心律不齐同时存在在。

窦性心动过缓是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或窦房结受抑制所致。常见于运动员、老人、低温麻醉、梗阻性黄疸颅内压增高、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洋地黄过量及应用β-受体阻滞剂等。

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

14-8-6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

4.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而P-R间隔之差>0.12s。常与呼吸周期有关,吸气时稍快、呼气对稍慢。多见于青少年、感染后恢复期及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的人。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图14-8-6。

5.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结在一段时间内不能产生冲动,而使心房或整个心脏暂停活动,称为窦性停搏。心电图上在一段较正常P-R间隔显著延长的时间内P-QRS-T波、停搏间歇时间一般大于2秒并与正常的P-R间距不成倍数关系,在长间歇后一般易出现交界性或室性逸搏。

窦性停搏及交界性逸搏

图14-8-7窦性停搏及交界性逸搏

窦房结本身发放冲动的功能正常,但在窦房结的周围和心房肌之间发生传导障碍,称为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不能直接记录出窦房结冲动的波形,只能根据心房激动(P波)间接推测窦房结的活动,所以一度窦房阻滞(窦房传导时间延长)用心电图无法作出诊断;当三度窦房阻滞(窦房结冲动全部不能传入心房)时,心电图不出现P波,与窦性停搏不能区别。只有二度窦房阻滞在心电图上可识别。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可分为Ⅰ型及Ⅱ型。Ⅰ型是窦房传导时间逐渐延长,直至脱漏一次心房激动,心电图表可为P-R间距逐渐缩短,最后发生一次漏搏,无P-QRS-T波群,含有脱漏的长P-P时距小于任何两个短P-P时距之和,如此周而复始。Ⅱ型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在规则的P-P时距中突然出现一长间歇,其间无P-QRS-T波群,长的P-P时距为短的P-P时距的整倍数。图14-8-8。此点可区别于窦性停搏。

3:2的Ⅱ度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

图14-8-8 3:2的Ⅱ度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

暂时的窦性停搏和窦房阻滞见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或洋地黄过量,常可用阿托品消除;持久存在时多为窦房结功能衰退的表现。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物理诊断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物理诊断学》书籍目录
  1. 窦性心律与窦性心律失常《物理诊断学》
  2. 窦性心动过速《心脏病学》
  3. 《经络全书》
  4. 窦性心动过缓《心脏病学》
  5. 《诸病主病诗》
  6. 窦性停搏《心脏病学》
  7. 督脊《中医词典》
  8. 窦太师针灸法流注八穴《普济方·针灸》
  9. 督脉《针灸大成》
  10. 窦氏八穴《针灸聚英》
  11. 督脉《针灸大成》
  12. 窦默《中医词典》
  13. 督脉《黄帝内经太素》
  14. 窦汉卿针经气血问答《普济方·针灸》
  15. 督脉《中医名词词典》
  16. 窦汉卿流注指要后序《针经指南》
  17. 督脉《圣济总录》
  18. 窦桂芳《中医词典》
  19. 督脉《丹医秘授古脉法》
  20. 窦房阻滞《心脏病学》
  21. 督脉《中医词典》
  22. 窦材灸法《扁鹊心书》
  23. 督脉《奇经八脉考》
  24. 窦材《中医词典》
  25. 督脉《疡医大全》
  26. 窦、道《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27. 督脉《脉诀汇辨》
  28. 痘自汗《保婴撮要》
  29. 督脉《针灸问对》
  30. 痘主部位《痘疹心法要诀》
  31. 督脉《经穴汇解》

《物理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