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象的分析

《常用化验值及意义》书籍目录

『临床意义』

一般在骨髓中细胞分类完成后,要对整个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中,要着重注意下列几点:

一、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同“正常骨髓象的增生程度”。

二、粒细胞系统与红细胞的比例:同“正常骨髓象的粒细胞系统与有核细胞的比例”。

三、粒细胞系统:

1、增多:

(1)以原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增多(占20—90%)为主,见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发生急性变化时。

(2)以嗜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占20—50%)为主,见于亚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3)以嗜中性晚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细胞增多为主,常见于各种急性感染,代谢障碍,某些药物中毒,严重灼伤,急性失血,大手术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4)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皮肤病,何杰金氏病和淋巴瘤等。

2、减少:见于各种药物、化学、物理因素及严重感染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

四、红细胞系统:

1、增多:

(1)以原始红细胞及早幼红细胞为主,可见于红血病及白血病。

(2)以中幼红细胞及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可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急性发作期,地中海贫血黑热病

(3)以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者,可见于缺铁性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减少: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五、粒细胞系统和红细胞系统:均均多,见红白细胞病,此病且伴有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红细胞及早幼红细胞的增多,细胞形态亦的异常改变。

六、粒细胞系统和红细胞系统减少及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七、淋巴细胞系统:增多,见于见性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

八、单核细胞系统:增多,见于急性或慢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如结核病)。

九、巨核细胞系统:

1、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部分红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及急性失血等。

2、减少:见于急性或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急性白血病,亚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部分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

十、细胞形态有无异常:常见的细胞形态异常有:整个细胞异常,细胞核的异常,细胞浆的异常等。

十一、异常细胞或寄生虫:此项检查易为初学者忽视,但阳性发现每有决定性诊断意义,常见的异常细胞有李-史氏细胞,高雪氏细胞,尼曼-匹克氏细胞,转移癌细胞等,常见寄生虫有疟原虫,利朵氏小体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常用化验值及意义》书籍目录
  1. 骨髓象的分析《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 骨髓显像《物理诊断学》
  3. 骨髓象与血象的关系《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4. 骨髓纤维化《病理学》
  5. 骨髓型放射病《核、化学武器损伤》
  6. 骨髓纤维化《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7. 骨髓型放射病的治疗《核、化学武器损伤》
  8. 骨髓瘤《自我调养巧治病》
  9. 骨髓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0. 骨髓检查《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1. 骨髓移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2. 骨髓检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3. 骨髓移植、血肉情深《免疫与健康》
  14. 骨髓和血细胞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
  15. 骨髓移植——血癌不是血液病变,医院夸大不实的广告,谋财害命的新招《中医之钥》
  16. 骨髓的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
  17. 骨髓增生性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8. 骨髓穿刺术《物理诊断学》
  19. 骨髓增生性疾病《病理学》
  20. 骨髓《组织学与胚胎学》
  2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液病学》
  22. 骨髓《中医词典》
  23. 骨碎《中医词典》
  24. 骨酸《中医词典》
  25. 骨碎补《本草纲目》
  26. 骨蚀《中医词典》
  27. 骨碎补《雷公炮炙论》
  28. 骨声《中医词典》
  29. 骨碎补《雷公炮制药性解》
  30. 骨伤作痛《证治准绳·疡医》
  31. 骨碎补《药笼小品》

《常用化验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