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包穿刺术

《物理诊断学》书籍目录

(一)术前准备

1.术前对患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及超声波检查,确认有心包积液,用超声波确定穿刺部位。

2.器械与药物无菌心包穿刺包(与胸腔穿刺包相同)、消毒手套、量筒、容器、1~2%普鲁卡因、及需用的药物等。

(二)操作方法

1.体位 根据病情取坐位或半坐位。

2.穿刺部位 有两种进针部位

(1)胸骨下穿刺取胸骨剑突与左肋弓交点处为穿刺点。穿刺方向与腹前壁成45°角,针刺向上、后、中,缓慢推进,边进针边抽吸,至吸出液体时即停止前进,以免触及心肌或损伤冠状动脉(图13-2-1)

心穿刺点

图13-2-1心穿刺点

(2)心胶区穿刺于左第五或第六肋间隙,心浊音界内侧,针自下向上后方刺入心包腔。

3.操作步骤

皮肤常规消毒、麻醉、穿刺前检查器械是否正常完好,针头、空针及乳胶管是否通畅均与胸腔穿刺相同,抽出液体后,助手协助固定针头,直至将心包腔内液体基本抽尽,拔出穿刺针,局部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抽出液体根据需要分别作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学检查。

(三)适应证

1.心包炎伴积液需确定病因者。

2.大量积液有心包填塞症状者。

(四)禁忌证

心脏扩大为主而积液少者不宜进行。

(五)注意事项

1.有条件者应在心电图监视下进行,发现异常时,酌情处理或停止操作。

2.穿刺过程中患者不要咳嗽或深呼吸。

3.抽液过程中应注意随时夹闭胶管,以免空气进入心包腔,抽液速度要慢,首次抽液量不超过500ml。为减轻急性心包填塞症状,可抽500~1000ml,抽液时多过快可导致心脏急性扩张或回心血量过多而引起肺水肿

4.术后静卧,每半小时测一次脉搏、血压,共4次,以后每1小时一次,共观察24小时。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物理诊断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物理诊断学》书籍目录
  1. 心包穿刺术《物理诊断学》
  2. 心包《人体解剖学》
  3. 心包积液《物理诊断学》
  4. 心包《顾松园医镜》
  5. 心包疾病《放射诊断学》
  6. 心包《普济方·针灸》
  7. 心包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8. 心包《经络全书》
  9. 心包疾病《胸外科学》
  10. 心瓣膜病《病理学》
  11. 心包经《中医词典》
  12. 心、位置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13. 心包络《中医名词词典》
  14.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与控制《预防医学》
  15. 心包络《疡医大全》
  16. 心、脑血管疾病防制《预防医学》
  17. 心包络《医述》
  18. 心,其华在面《中医名词词典》
  19. 心包络,手厥阴,为母血。《医学启源》
  20. 心,腹痛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21. 心包络辨《三指禅》
  22. 心(心包络)《中医基础理论》
  23. 心包络部(手厥阴属腑)《笔花医镜》
  24. 心(匿^虫)《中医词典》
  25. 心包络解《医宗金鉴》
  26. 《名医别录》
  27. 心包络解《刺灸心法要诀》
  28. 《古今医彻》
  29. 心包络经《针灸问对》
  30. 《养生导引秘籍》
  31. 心包络经《医学指归》

《物理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