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触诊方法

《物理诊断学》书籍目录

触诊可用于检查身体任何部位,便在腹部检查时尤为重要,常用触诊方法有:

(一)直接感触法:以手掌或手指直接轻置于体表被查部位,以感触被检查部位的温度高低、有无细震颤或搏动感等,主要用于体表检查。

(二)浅部触诊法:将右手放在被检查部位,以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运动,进行滑动按摸以触知被检查部位有无触痛或异常感觉。常用以检查皮下结节、肌肉中的包块、关节腔积液、肿大的表浅淋巴结、胸腹壁的病变等。检查时除注意手法轻柔外还应观察有无压痛、抵抗感及搏动,如有肿块应注意其大小有与邻近脏器之间的关系等。

(三)深部触诊法:运用一手或双手重叠在被检查部位逐渐加压向深层触摸,借以了解被检查部位深部组织及脏器状况。常用于腹部位检查,了解腹腔及盆腔脏器的病变。按检查目的和要求可采用以下不同的手法:

1.滑行触诊法:被检查者应平卧屈膝、放松腹肌平静呼吸,医生以手掌置于腹壁,利用食、中、无名指的掌指运动,向腹部位深层滑动触摸,对被触及的脏器或肿块应做上下左右滑动触摸了解其形态、大小及硬度等。此法常用于检查胃肠道病变有腹部包块

2.深插触诊法:以一至三个手指逐渐用力深插被检查部位,以了解有无局限触痛点及反跳痛。

3.双手触诊法:用左手置于被检查部位的背面(腰部)或腔内(阴道、肛门)右手置于腹部进行触摸。可用于检查肝、脾、肾、子宫等脏器。

4.冲击触诊法:用3-4个并拢的指端,稍用力急促地反复向下冲击被检查局部,通过指端以感触有无浮动的肿块或脏器。此法用于有大量腹水且伴有脏器肿大或肿块的病人。因急促冲击下触诊可使腹水暂时移开而较易触知腹水的脏器或肿块。

双手触诊法

图3-2-1双手触诊法

冲击触诊示意图

图3-2-2冲击触诊示意图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物理诊断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物理诊断学》书籍目录
  1. 触诊方法《物理诊断学》
  2. 触诊《中医词典》
  3. 触诊时注意事项《物理诊断学》
  4. 触诊《物理诊断学》
  5. 揣(chuǎi)《中医词典》
  6. 触诊《物理诊断学》
  7. 揣法《中医词典》
  8. 触诊《物理诊断学》
  9. 揣骨定穴高下法《普济方·针灸》
  10. 触诊《物理诊断学》
  11. 揣骨定穴高下法《炙膏肓腧穴法》
  12. 触诊《物理诊断学》
  13. 《中医词典》
  14. 触伤真气证《中医词典》
  15. 踹地生《中医词典》
  16. 触摸检查《百病自测》
  17. 川贝茶《茶饮保健》
  18. 触经伤寒《女科秘要》
  19. 川贝江米梨《保健药膳》
  20. 触经伤寒《宁坤秘籍》
  21. 川贝母《中药炮制》
  22. 触经伤寒《中医词典》
  23. 川贝母《得配本草》
  24. 触经感冒《中医词典》
  25. 川贝母《本草分经》
  26. 触幻觉《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7. 川贝母《本草分经》
  28. 触肺扬涕《经验麻科》
  29. 川贝母《本草害利》
  30. 触恶《中医词典》
  31. 川贝母《药性切用》

《物理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