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反射
系刺激肌腱、骨膜和关节通过本体感受器而引起的反射。
(一)检查方法:见表12-1-2及图12-1-2~12-1-5。
表12-1-2
反 射 | 检查 法 | 反 应 | 反射 弧 | |
坐位 | 卧位 | |||
肱二头肌 腱 反 射 | 病人前臂半屈曲内旋位。医生左手托其前部左拇指置于其二头肌腱上,左上臂托其手背。右手持叩诊锤轻叩左拇指(图12-1-2)。 | 病人前臂半屈曲内旋位,手置于腹部。医生用左手指置于其二头肌腱上进行叩诊 | 肱二头肌收缩,肘臂屈曲。 | 肌皮神经 ↘ 颈髓5-6节段 ↘肌皮神经 |
肱三头肌 腱 反 射 | 病人前臂半屈曲内旋位。医生用左手托住其前臂,轻叩其鹰嘴上方肱三头肌腱(图12-1-3) | 病人前臂半屈曲内旋位,手置于腹部。医生用左手将其肘部稍托起,轻叩鹰嘴上方肱三头肌腱。 | 肱三头肌收缩,前臂伸展 | 桡神经 ↘ 颈髓6-7节段 ↘ 桡神经 |
膝腱反射 | 病人端坐,足跟自然着地,使大腿和小腿成钝角或一腿搁于另一腿上(图12-1-4)轻叩髌骨下股四肌腱。 | 医生左手托其 窝,使膝关节成半屈位,轻叩其股四头肌腱。 | 股四头肌收缩,小腿伸展。 | 肌神经 ↘ 腰髓3-4节段 ↘ 股神经 |
跟腱反射 | 病人端坐,足跟着地,使大腿和小腿成钝角,膝稍外展。医生左手握其足掌并稍背屈。轻叩眼腱。 | 下肢半屈曲外旋位或病人俯卧屈膝,小腿坚立,医生左手握其足掌,并稍背屈,轻叩跟腱(图12-1-5)。 | 腓肠肌收缩,向足跖面屈曲。 | 胫神经 ↘ 腰髓5- 骶髓1-2节段 ↘ 胫神经 |
(二)临床意义
1.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脊髓反射孤任何部位的损伤,如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细胞病变(灰白质炎),脑或脊髓急性病变出现脑或脊髓休克时(急性损伤)。此外骨、关节、肌肉病变也可引起的反射减弱或消失。
图12-1-2 肱二头肌
腱反射检查示意图
图12-1-3 肱三头肌腱
反射检查示意图
一、坐位
二、卧位
图12-1-4 膝腱反射检查示意图
图12-1-5 跟腱反射检查法示意图
2.反射亢进:见于上神经元损害,椎体束病变(如脑溢血、脑栓塞及脑瘤等)。脊髓反射孤失去高级神经元制约而呈现释放现象。此外神经系统兴奋性普遍增高时,如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受塞等,也可出现双侧对称性反射亢进。

- 深反射《物理诊断学》
- 深度黄疸,四肢浮肿,腹胀如臌《名师垂教》
- 深反射异常《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深刺《中医词典》
- 深疳为害之病《审视瑶函》
- 深层短肌《人体解剖学》
- 深疳为害之病《原机启微》
- 深部真菌病《病理学》
- 深红《疫疹一得》
- 深痹《中医词典》
- 深筋膜《人体解剖学》
- 深《中医词典》
- 深筋膜《人体解剖学》
- 娠子论(胎教一)《宜麟策》
- 深筋膜《人体解剖学》
- 娠子论《妇人大全良方》
- 深筋膜《人体解剖学》
- 娠妊小便不通转胞胞损《医学心悟》
- 深筋膜《人体解剖学》
- 娠妊伤寒《评注产科心法》
- 深筋膜《人体解剖学》
- 娠后《医学入门》
- 深筋膜《人体解剖学》
- 娠妇疫疹《疫疹一得》
- 深筋膜《人体解剖学》
- 娠妇伤寒三十三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 深筋膜《人体解剖学》
- 砷中毒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深筋膜《人体解剖学》
- 莘草《名医别录》
- 深筋膜《人体解剖学》
《物理诊断学》
- 问诊与症状学
- 第一章 问诊(采集病史)
- [附] 各系统问诊参考提要
- 第一节 颜面(缺)
- 第二节 疼痛
- 第三节 咳嗽与咳痰
- 第四节 咯血
- 第五节 呼吸困难
- 第六节 呕血与便血
- 第七节 腹泻
- 第八节 恶心与呕吐
- 第九节 黄疸
- 第十节 水肿
- 第十一节 紫绀
- 第十三节 排尿异常
- 第十四节 出血倾向
- 体格检查
- 第三章 体检的基本方法
- 第四章 一般检查
- 第五章 头面部
- 第六章 颈部
- 第七章 胸部及肺
- 第八章 心脏及外周血管
- 第九章 腹部
- 第十章 外生殖器及肛门检查
- 第一节 外生殖器检查
- 第二节 肛门与直肠
- 第十一章 脊柱与四肢
-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检查
- 器械检查
- 第十三章 几种常用诊疗操作方法
- 第十四章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
-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 第二节 心电向量概念
- 第三节 心电图导联及心电轴
- 第四节 正常心电图
- 第五节 心室肥厚及心房肥大
- 第六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 第七节 心肌梗死
- 第八节 心律失常
- 一、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电生理
- 二、心律失常的概念与分类
- 三、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
- 第九节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
- 第十五章 超声诊断
- 第一节 基本原理及仪器简介
- 第二节 临床应用
- 第十六章 核医学诊断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内分泌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核医学
- 第四节 消化系统及肿瘤核医学检查方法
- 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六节 骨显像
- 第七节 神经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八节 血液和淋巴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 第九节 肺显像
- 第十七章 内镜检查
- 第十八章 肺功能测验
- 诊断步骤与病历书写
- 第十九章 诊断步骤
- 第二十章 病案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