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抗体介导的抗病毒作用

《医学微生物学》书籍目录

(一)中和抗体理与非中和抗体

具有吸附穿入作用的病毒表面抗原所诱生的抗体,称之为中和抗体。活病毒与中和抗体结合,导致病毒丧失感染力,称为中和反应。结合这种抗体的病毒不能再吸附和穿入易感宿主的细胞。如抗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的抗体,为中和抗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血流中特异性lgM出现于病毒感染的早期,lgG出现较晚,它们都能抑制病毒的局部扩散和清除病毒血症,并能抑制原发病灶中病毒播散至其他易感组织和器官(靶器官)。粘膜表面分泌型lgA的出现比血流中lgM稍晚,它是呼吸道和肠道抵抗病毒的重要因素。而补体能明显地加强中和抗体的作用。

不具有吸附穿入作用的病毒表面抗原及病毒颗粒内部抗原所诱生的抗体,称之为非中和抗体。如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抗体,不能阻止病毒吸附穿放敏感细胞,但可与病毒表面神经氨酸酶结合,易被吞噬清除;抗流感病毒核蛋白的抗体,没有免疫保护作用。

(二)抗体介导的抗病毒作用方式

1.中和抗体和病毒表面抗原结合,导致病毒表面蛋白质构型的改变,阻止其吸附于敏感细胞。中和作用是机体灭活游离病毒的主要方式。

2.病毒表面抗原(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与相应的抗体(中和抗体或非中和抗体)结合时,易被吞噬清除。

3.病毒表面抗原和相应的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导致有囊膜的病毒裂解。

4.感染细胞表面表达的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或通过ADCC作用或通过激活补体,使靶细胞溶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微生物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微生物学》书籍目录
  1. 抗体介导的抗病毒作用《医学微生物学》
  2. 抗体法检测《动脉粥样硬化》
  3. 抗体形成过程中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医学免疫学》
  4. 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基础《医学免疫学》
  5. 抗体血酸还原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6. 抗体的制备和配制《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7. 抗体有关事项《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8. 抗体的制备《医学免疫学》
  9. 抗痛风药《药理学》
  10. 抗体的调节作用《医学免疫学》
  11.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医学微生物学》
  12. 抗体的特异性《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3. 抗纤维蛋白溶解剂《药理学》
  14.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医学免疫学》
  15. 抗消化性溃疡药《药理学》
  16. 抗体的理化性质《医学免疫学》
  17. 抗心绞痛药《药理学》
  18. 抗体的发现《医学免疫学》
  19. 抗心律失常的基本电生理作用《药理学》
  20. 抗体的标记和纯化《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1. 抗心律失常药《临床生物化学》
  22. 抗体产生细胞的特点《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3. 抗心律失常药《急诊医学》
  24.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医学免疫学》
  25. 抗心律失常药《药理学》
  26. 抗体产生的细胞学基础《医学免疫学》
  27. 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药理学》
  28. 抗炭疽血清生产用马匹免疫方法《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9.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药理学》
  30. 抗酸药《药理学》
  3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急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