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军团病杆
1976年,美国一退伍军人组织宾州军团在费城召开会时暴发了一次肺炎流行,有221人发病,造成34人死亡。当时病因不明,被称为军团病。1977年分离到本病的病原体,次年命名为军团病杆菌,简称军团菌,属军团菌科军团菌属(Legionella)。
一、生物学性状
杆状。大小为2~20×0.3~0.9um。革兰氏染色微弱阴性。通常Gimenez染色法或Dieterle镀银染色法染色。抗酸染色常阴性。无芽胞、无荚膜,但有菌毛和一至数根鞭毛,能运动。在不同生长阶段形态亦不同,如菌丝状,短菌丝状,杆状等。细胞壁内含有大量支链脂肪酸,占总脂肪酸量的68%以上。此特点与分枝杆菌相似,而与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显著不同。
营养要求特殊,常接种于复合培养基中,生长环境中必须含半胱氨酸和铁。需氧,2.5~5%CO2能促进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6.1。生长缓慢,3天后才可见圆形菌落,直径1~2mm,颜色多变,有光泽、湿润,半透明,有特殊臭味。
大多数军团菌产生明胶酶和β~乳酸酶,过氧化氢酶阳性,尿毒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一般不发酵糖类。嗜肺军团菌可分解马尿酸盐。
军团菌目前已发现有34个种53个血清型。嗜肺军团菌是当前流行的主要菌种,至少有15个血清型。
军团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很强,尤以水中为最,自来水中可生存一年左右。对化学消毒剂尚敏感,0.05%苯酚一分钟或碘10ppm-分钟即致死。对酸有抵抗力,对pH2的盐酸可耐受30分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经调查,80~85%的军团菌感染由嗜肺军团菌引起。它常藏匿于空调冷却器(塔)、热水管道、淋浴喷头等处,并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染宿主。嗜肺军团菌有微荚膜和菌毛等结构,能抵抗宿主吞噬细胞内杀菌物质的作用,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多种酶、外毒素及内毒素样物质,最后导致细胞死亡,释放出数百个细菌。
军团病多发于夏秋季,既可暴发流行也可散发。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①军团病,也称肺炎型。潜伏期为2~6天,症状为高热、呼吸系统症状及全身中毒性表现为特点。常有干咳或少量粘液痰,亦可见血丝、咯血。胸痛、腹泻常见。病人可因休克、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约为16%。胸片出现肺部点状和结节状浸润,尸检常见大叶性肺炎或大叶融合性肺炎。②庞提亚克热,又称流感样型。病情温和,有自限性,以肌痛、发热、头痛为特点。无肺部炎症表现,胸片检查无异常,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
嗜肺军团菌为胞内寄生菌,其致病性直接依赖于胞内寄生能力。当细菌侵入体内后,一般先为中性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但不能将细菌杀死,反而有利于扩散。经过7~10天后,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了对病菌的特异性细胞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抑制胞内细菌繁殖并增强NK细胞活性杀伤感染细胞。此外,特异性抗体也有一定作用,能起调理素作用并激活补体,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三、微生学诊断与防治
标本为痰、胸水、血液或肺活检组织。可用Dieterle 镀银法着染标本涂片,亦可用特异性荧光抗体对标本直接进行检查。分离培养用缓冲的活性炭酵母浸液(BCYE)琼脂培养基,根据菌落特征、形态染色、生化反应等作了鉴定。此外,也用用特异性核酸探针和聚和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诊断的。
治疗可选用螺旋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等药物。

- 军团病杆《医学微生物学》
- 军团病《传染病》
- 军团菌肺炎《呼吸病学》
- 军团病《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均数的抽样误差《预防医学》
- 军团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君《中医词典》
- 军队医院的任务、分类与结构《基础护理学》
- 君、相二火解《医理真传》
- 蹶上为重《华佗神方》
- 君臣佐使《中医词典》
- 爵麻《吴普本草》
- 君臣佐使(主、辅、佐、引)《中医名词词典》
- 爵床《名医别录》
- 君臣佐使法《汤液本草》
- 爵床《中药学》
- 君臣佐使法《卫生宝鉴》
- 爵床《本经逢原》
- 君臣佐使法《脾胃论》
- 爵床《证类本草》
- 君臣佐使逆从反正说《审视瑶函》
- 爵床《医学入门》
- 君臣佐使逆从反正说《叶选医衡》
- 爵床《新修本草》
- 君臣佐使逆从反正说《原机启微》
- 爵床《千金翼方》
- 君火《中医名词词典》
- 爵床《神农本草经》
- 君火《中医词典》
- 橛候《诸病源候论》
- 君火《明医指掌》
《医学微生物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 第一章 细菌的繁殖与代谢
- 第二章 细菌的分布与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 第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第四章 细菌的致病性和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 第二节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 第三节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 第五章 细菌感染的诊断和特异防治
-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 第二节 特异性防治
- 第六章 病原性球菌
- 第七章 肠道杆菌
- 第八章 弧菌和弯曲菌
- 第十一章 白喉杆菌
- 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
- 第十三章 动物疫源菌
- 第十四章 厌氧性细菌
- 第一节 厌氧芽胞杆菌
-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 一、厌氧性球菌
- 二、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 三、革兰氏阳性无牙胞厌氧杆菌
- 四、无芽胞厌氧菌感染防治原则
- 第三节 厌氧菌的检验
- 第十五章 其他病原性细菌
- 第十六章 螺旋体
- 第十七章 立克次体
- 第十八章 衣原体
- 第十九章 支原体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 第二十章 病原性真菌
- 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一般性状
-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 第三节 抵抗力与变异
- [附]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 第一节 病毒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 一、病毒感染细胞的类型
- 二、病毒感染机体的类型
- 三、病毒与癌症
- 四、病毒的致病机理
- 第二节 机体抗病毒免疫
- 第二十三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
- 第二十四章 呼吸道病毒
- 第二十五章 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 第一节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 第三节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
- 第四节 轮状病毒
- 第二十六章 肺炎病毒
- 第二十七章 出血热病毒
- 第二十八章 脑炎病毒
- 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 第三十章 其他病毒
- 医学微生物学基本词汇英汉对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