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毒感染细胞的类型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中,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是关键,据此可确定病毒感染细胞的类型和细胞的最终结局。
(一)杀细胞性感染(Cytociticinfection)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中,阻断了细胞自身的合成代谢,胞浆膜功能衰退,待病毒复制成熟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释放出大量病毒,以致细胞裂解;同时,又引起细胞内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增高,释放出过多的水解酶于胞浆中,而使细胞溶解。释放出的病毒再侵犯其他易感的宿主细胞。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及鼻病毒等无囊膜的小RNA病毒感染属于这一类。
(二)稳定性感染(Steadystate infection)
有囊膜的病毒在细胞内增殖过程中,不阻碍细胞本身的代谢,也不改变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因而不会使细胞溶解死亡。它们是以“出芽”方式从感染的宿主中释放出来,在一段时间内,逐个释放出,只有机械性损伤和合成产物的毒害,可使细胞发生混浊肿胀、皱缩、出现轻微的细胞病变,在一段时间内宿主细胞并不立即死亡。有时受染细胞还可增殖,病毒可传给子代细胞,或通过直接接触,感染邻近的细胞。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病毒、麻疹病毒及流感病毒等的感染都属于这一类型。
(三)整合感染(Integratedinfection)
某些DNA病毒的全部或部分DNA以及逆转录病毒合成的cDNA插入宿主细胞基因中,形成前病毒(Provirus),导致细胞遗传性状的改变,称为整合感染。整合的宿主细胞不复制期间为潜伏感染,偶尔复制出完整病毒时为复发感染。在适宜条件下细胞也可转化为癌细胞,细胞膜上出现肿瘤抗原。HTLV-1、EBV、HPV、HBV均可造成这一类型的感染。
表22-1 引起人类恶性肿瘤的病毒
病毒 | 所致肿瘤 | 致癌复合因素 |
逆转录病毒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1型(HTLV-1) DNA病毒 EB 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Ⅲ型(HSV-2) 人乳头瘤病毒 (HPV) 乙型肺炎病毒(HBV) |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Burkitts淋巴瘤 鼻咽癌 子宫颈癌(?) 皮肤癌 子宫颈癌 肝癌 | 疟疾 饮食中亚硝胺,遗传因素 日光 吸咽、其他病毒感染如HSV 黄曲霉毒素 酒精 |
表22-2 病毒感染细胞的类型
作用类型 | 病毒复制和释放 | 宿主细胞的死亡 | 感染细胞膜抗原的改变 | 机体抗病毒的免疫机制 |
杀细胞 稳 定 整 合 | 一次,大量释放 出芽,逐个释出 无,或几乎无 | + +/- - | - + ± | 体液免疫为主 体液与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为主 |

- 病毒感染细胞的类型《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感染机体的类型《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感染引起的暂时性免疫抑制《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感染过程《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病毒感染中炎症反应和免疫病理损伤《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感染《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病毒核酸及抗原的直接检出《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病毒计数《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抗原定位《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病毒的增殖《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型别与抗原性《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的一般性状《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型别与抗原性《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的结构与功能《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性出血热的分类《传染病》
-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眼科学》
-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性肺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性肝炎《临床营养学》
- 病毒的变异《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性肝炎《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 病毒癌基因 《医学微生物学》
- 病毒性肝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病第六十四问《婴童百问》
- 病毒性肝炎《病理学》
- 病大《中医词典》
- 病毒性肝炎《传染病》
《医学微生物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 第一章 细菌的繁殖与代谢
- 第二章 细菌的分布与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 第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第四章 细菌的致病性和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 第二节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 第三节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 第五章 细菌感染的诊断和特异防治
-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 第二节 特异性防治
- 第六章 病原性球菌
- 第七章 肠道杆菌
- 第八章 弧菌和弯曲菌
- 第十一章 白喉杆菌
- 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
- 第十三章 动物疫源菌
- 第十四章 厌氧性细菌
- 第一节 厌氧芽胞杆菌
-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 一、厌氧性球菌
- 二、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 三、革兰氏阳性无牙胞厌氧杆菌
- 四、无芽胞厌氧菌感染防治原则
- 第三节 厌氧菌的检验
- 第十五章 其他病原性细菌
- 第十六章 螺旋体
- 第十七章 立克次体
- 第十八章 衣原体
- 第十九章 支原体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 第二十章 病原性真菌
- 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一般性状
-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 第三节 抵抗力与变异
- [附]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 第一节 病毒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 一、病毒感染细胞的类型
- 二、病毒感染机体的类型
- 三、病毒与癌症
- 四、病毒的致病机理
- 第二节 机体抗病毒免疫
- 第二十三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
- 第二十四章 呼吸道病毒
- 第二十五章 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 第一节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 第三节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
- 第四节 轮状病毒
- 第二十六章 肺炎病毒
- 第二十七章 出血热病毒
- 第二十八章 脑炎病毒
- 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 第三十章 其他病毒
- 医学微生物学基本词汇英汉对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