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转
细菌的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透过物质的作用,这对保证细菌有一个稳定的内在环境及在生长过程中不断获得各类营养物质十分重要。
水及小分子溶质可经过半透膜性质的细胞壁及细胞膜进入菌体。大分子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多糖和脂类必须在细菌分泌的胞外酶(Exoenzyme)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可溶性物质后才被吸收。
营养物质进入菌体的方式有:易化扩散、主动运转及基团移位。
1.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又称简单扩散。物质进入菌体仅以该物质在菌体内外之浓度差而透入,为一种不需能量的被动吸收。
2.主动运转(Active transport):又称主动吸收。其特点为:①物质可逆浓度梯度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②需要能量(可由细胞膜上的呼吸链供给)。大多数营养物质靠主动吸收。当环境中细菌所需营养物质的浓度仅为菌体的千分之一,甚至更低时,靠主动吸收的方式,细菌仍能获得其物质。主动吸收主要由菌体细胞膜内的镶嵌蛋白一透性酶(Permease)完成的。透性酶在胞膜内运转,与特定营养物质可逆性结合,起到膜内外物质转运载体的作用。透性酶在胞膜外与营养物质高亲和力牢固结合,在能量供给的条件下,逆浓度差将物质转运到菌体内,经变构及其他尚不明确的机制,使营养物质从透性酶上解离下来,释入胞质。透性酶又可转至菌体胞膜外面重复运转物质。
3.基团移位(Group translocation):细菌对糖的吸收和积累,需要磷酸转运系统,即转运过程中必须磷酰化,这种物质运转方式称基团移位。该过程中细胞外的糖类在细胞膜上与胞内的磷酸烯醇丙酮酸盐结合,在胞内酶作用下被磷酸化进入胞内。经过基团移位而磷酸化的糖类,不能再透出菌体。所以,菌体内积聚的糖的浓度远远高于胞外。
- 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转《医学微生物学》
- 营养调查的内容和对象《预防医学》
- 营养性大细胞贫血《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营养调查《预防医学》
- 营养性肝脏疾病的原因《临床营养学》
- 营养素的需要量《临床营养学》
- 营养性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营养失调与其他疾病《预防医学》
-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临床营养学》
- 营养失调《预防医学》
-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百病自测》
- 营养缺乏性神经病《临床营养学》
-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血液病学》
- 营养缺乏性脑病《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营养性贫血《老年百病防治》
- 营养缺乏性疾病《儿科学》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营养缺乏病的治疗通则《临床营养学》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百病自测》
- 营养缺乏病的诊断《临床营养学》
- 营养性水肿《病理生理学》
- 营养缺乏病的病因《临床营养学》
- 营养性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营养缺乏病的表现《临床营养学》
- 营养需求《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营养评估《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营养学的证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营养和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营养学》
- 营养学进一步实践时期 明清时期至民国《中医饮食营养学》
- 营养和心肌梗塞《临床营养学》
- 营养学理论全面发展时期《中医饮食营养学》
《医学微生物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 第一章 细菌的繁殖与代谢
- 第二章 细菌的分布与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 第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第四章 细菌的致病性和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 第二节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 第三节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 第五章 细菌感染的诊断和特异防治
-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 第二节 特异性防治
- 第六章 病原性球菌
- 第七章 肠道杆菌
- 第八章 弧菌和弯曲菌
- 第十一章 白喉杆菌
- 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
- 第十三章 动物疫源菌
- 第十四章 厌氧性细菌
- 第一节 厌氧芽胞杆菌
-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 一、厌氧性球菌
- 二、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 三、革兰氏阳性无牙胞厌氧杆菌
- 四、无芽胞厌氧菌感染防治原则
- 第三节 厌氧菌的检验
- 第十五章 其他病原性细菌
- 第十六章 螺旋体
- 第十七章 立克次体
- 第十八章 衣原体
- 第十九章 支原体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 第二十章 病原性真菌
- 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一般性状
-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 第三节 抵抗力与变异
- [附]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 第一节 病毒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 一、病毒感染细胞的类型
- 二、病毒感染机体的类型
- 三、病毒与癌症
- 四、病毒的致病机理
- 第二节 机体抗病毒免疫
- 第二十三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
- 第二十四章 呼吸道病毒
- 第二十五章 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 第一节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 第三节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
- 第四节 轮状病毒
- 第二十六章 肺炎病毒
- 第二十七章 出血热病毒
- 第二十八章 脑炎病毒
- 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 第三十章 其他病毒
- 医学微生物学基本词汇英汉对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