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贝纳氏柯克斯体
贝钠氏柯克斯体,又称Q热柯克斯体,是Q热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高度多形性,球杆形或短杆形,甚至球形。0.2~0.4×0.4~1.0um。革兰氏染色多为阴必性。鸡胚卵黄囊中生长旺盛,能在多种细胞中繁殖。
Q热柯克斯体有抗原相的变异。新分离的病原体为Ⅰ相,毒力强,含有完整的抗原组份。经人工传代后失去Ⅰ相中的表面抗原而成为毒力弱的Ⅱ相。Ⅱ相又可通过动物接种回复至Ⅰ相。
抵抗力大于一般无芽胞细菌。70~90℃30~60分钟,牛乳煮沸超过10分钟方可将其杀死。1%甲醛需48小时才能灭活。耐干燥,在蜱粪、尘土中4℃时可活一年以上。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Q热的传染源主要是受染家畜,如牛、羊等。病原体在蜱体内能保存很久并可经卵传代。贝纳氏柯克斯体通过蜱传播给野生啮齿动物和家畜,再经受染动物的粪便、尿污染环境,由接触或呼吸道(气溶胶)感染人。Q热的症状类似流感或原发性非典型肺炎,轻者可自愈,重症病例如并发肝炎、心内膜炎。
病后有一定免疫力,且以细胞免疫为主。
(三)诊断与防治
分离病原体可采血进行豚鼠腹腔接种,发热后取脾脏作涂片染色检查。还可选用鸡胚卵黄囊或细胞培养。如外斐氏试验阴性,可用补体结合试验或凝集试验检查血中有无特异性抗体以协助诊断。一般急性病人只产生Ⅱ相抗体。若Ⅰ相抗体持续较高水平,说明感染仍然存在,为慢性或隐性感染。
预防应着重于消除家畜的感染,对可疑乳制品严格消毒。对易感人群可接种用Ⅰ相菌株制成的灭活或减毒疫苗,有一定效果。对牛、羊也可接种疫苗。
治疗可用四环素和氯霉素。

- 贝纳氏柯克斯体《医学微生物学》
- 贝母丸(新方)《虚损启微》
- 贝切特综合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贝母丸《仁术便览》
- 贝杏甘茶《茶饮保健》
- 贝母汤《普济本事方》
- 贝子《神农本草经》
- 贝母汤《妇人大全良方》
- 贝子《本草纲目》
- 贝母汤《备急千金要方》
- 贝子《千金翼方》
- 贝母栝蒌散《医学心悟》
- 贝子《本草经集注》
- 贝母栝蒌散《医学心悟》
- 贝子《新修本草》
- 贝母膏《冯氏锦囊秘录》
- 贝子《海药本草》
- 贝母《本草图经》
- 贝子《本草衍义》
- 贝母《本草乘雅半偈》
- 贝子《本草蒙筌》
- 贝母《药征》
- 贝子《冯氏锦囊秘录》
- 贝母《药鉴》
- 贝子《医学入门》
- 贝母《外科全生集》
- 贝子《证类本草》
- 贝母《本草撮要》
- 贝子《本经逢原》
- 贝母《本草择要纲目》
- 贝子《得配本草》
《医学微生物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 第一章 细菌的繁殖与代谢
- 第二章 细菌的分布与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 第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第四章 细菌的致病性和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 第二节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 第三节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 第五章 细菌感染的诊断和特异防治
-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 第二节 特异性防治
- 第六章 病原性球菌
- 第七章 肠道杆菌
- 第八章 弧菌和弯曲菌
- 第十一章 白喉杆菌
- 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
- 第十三章 动物疫源菌
- 第十四章 厌氧性细菌
- 第一节 厌氧芽胞杆菌
-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 一、厌氧性球菌
- 二、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 三、革兰氏阳性无牙胞厌氧杆菌
- 四、无芽胞厌氧菌感染防治原则
- 第三节 厌氧菌的检验
- 第十五章 其他病原性细菌
- 第十六章 螺旋体
- 第十七章 立克次体
- 第十八章 衣原体
- 第十九章 支原体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 第二十章 病原性真菌
- 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一般性状
-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 第三节 抵抗力与变异
- [附]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 第一节 病毒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 一、病毒感染细胞的类型
- 二、病毒感染机体的类型
- 三、病毒与癌症
- 四、病毒的致病机理
- 第二节 机体抗病毒免疫
- 第二十三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
- 第二十四章 呼吸道病毒
- 第二十五章 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 第一节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 第三节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
- 第四节 轮状病毒
- 第二十六章 肺炎病毒
- 第二十七章 出血热病毒
- 第二十八章 脑炎病毒
- 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 第三十章 其他病毒
- 医学微生物学基本词汇英汉对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