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微生物学诊断
多数衣原体引起的疾病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但对早期或经症患者,须行实验室检查来帮助诊断。
(一)直接涂片镜检
沙眼急性期患者取结膜刮片,Giemsa或碘液及荧光抗体染色镜检,查上皮细胞浆内有无包涵体。包涵体结膜炎及性病淋巴肉芽肿,也可从病损局部取材涂片,染色镜检,观察有无衣原体或包涵体。
(二)分离培养
用感染组织的渗出液或刮取物,接种鸡胚卵黄囊或传代细胞,分离衣原体,再用免疫学方法鉴定。
(三)血清学试验
主要用于性病淋巴肉芽肿的辅助诊断。常用补体结合试验,若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升高4倍或以上者,有辅助诊断价值。也可用ELISA、凝集试验。
(四)PCR试验
设计不同的特异性引物,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可特异性诊断沙眼衣原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现被广泛应用。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检查法《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检查法《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检查《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检查《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检查《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检查《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 微生物学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方法《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微生物诊断《医学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中国医学通史》
- 微小剂量辐射的兴奋效应和适应性反应《核、化学武器损伤》
- 微生物检查《临床基础检验学》
- 微小膜壳绦虫《人体寄生虫学》
《医学微生物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 第一章 细菌的繁殖与代谢
- 第二章 细菌的分布与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 第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第四章 细菌的致病性和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 第二节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 第三节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 第五章 细菌感染的诊断和特异防治
-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 第二节 特异性防治
- 第六章 病原性球菌
- 第七章 肠道杆菌
- 第八章 弧菌和弯曲菌
- 第十一章 白喉杆菌
- 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
- 第十三章 动物疫源菌
- 第十四章 厌氧性细菌
- 第一节 厌氧芽胞杆菌
-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 一、厌氧性球菌
- 二、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 三、革兰氏阳性无牙胞厌氧杆菌
- 四、无芽胞厌氧菌感染防治原则
- 第三节 厌氧菌的检验
- 第十五章 其他病原性细菌
- 第十六章 螺旋体
- 第十七章 立克次体
- 第十八章 衣原体
- 第十九章 支原体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 第二十章 病原性真菌
- 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一般性状
-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 第三节 抵抗力与变异
- [附]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 第一节 病毒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 一、病毒感染细胞的类型
- 二、病毒感染机体的类型
- 三、病毒与癌症
- 四、病毒的致病机理
- 第二节 机体抗病毒免疫
- 第二十三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
- 第二十四章 呼吸道病毒
- 第二十五章 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 第一节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 第三节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
- 第四节 轮状病毒
- 第二十六章 肺炎病毒
- 第二十七章 出血热病毒
- 第二十八章 脑炎病毒
- 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 第三十章 其他病毒
- 医学微生物学基本词汇英汉对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