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乳杆菌属
乳杆菌属乳酸杆菌科,因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而命名。存在广泛。嗜酸性,最适pH5.5~6.0,pH3.0~4.5仍能生存,在无芽胞杆菌中其耐酸力最强。
妇女青春期阴道内乳酸杆菌可分解分泌物中的糖产酸,抑制致病菌的生长。肠道乳酸杆菌可分解糖产酸,抑制致病菌及腐败菌的繁殖,乳酶生即由活的乳酸杆菌制成,可治疗消化及腹泻。酸牛奶中的乳酸杆菌也有抑制肠道致病菌的作用。
乳酸杆菌是否为龋齿病原,目前仍无肯定结论,但龋齿活动状态与唾液乳酸液杆菌计数之间有明确的相互关系。

- 乳杆菌属《医学微生物学》
- 乳疳门主论《疡医大全》
- 乳根《针灸大成》
- 乳疳《中医词典》
- 乳根《中医词典》
- 乳柑子《证类本草》
- 乳根《针灸学》
- 乳柑子《本草衍义》
- 乳根痈《中医词典》
- 乳腐《证类本草》
- 乳根痈《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 乳腐《食疗本草》
- 乳管内乳头状瘤《普通外科学》
- 乳房肿胀用麦芽《女科经纶》
- 乳过氧化物酶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乳房肿物《常见病自测》
- 乳核《中医名词词典》
- 乳房肿块(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乳核《中医外科学》
- 乳房胀痛《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乳花《外科十三方考》
- 乳房纤维腺瘤《普通外科学》
- 乳积《中医词典》
- 乳房纤维囊性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乳积《证治准绳·幼科》
- 乳房纤维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乳积《儿科萃精》
- 乳房外观《常见病自测》
- 乳疾《医述》
- 乳房疼痛《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乳疖秘方《华佗神方》
《医学微生物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 第一章 细菌的繁殖与代谢
- 第二章 细菌的分布与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 第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第四章 细菌的致病性和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 第二节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 第三节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 第五章 细菌感染的诊断和特异防治
-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 第二节 特异性防治
- 第六章 病原性球菌
- 第七章 肠道杆菌
- 第八章 弧菌和弯曲菌
- 第十一章 白喉杆菌
- 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
- 第十三章 动物疫源菌
- 第十四章 厌氧性细菌
- 第一节 厌氧芽胞杆菌
-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 一、厌氧性球菌
- 二、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 三、革兰氏阳性无牙胞厌氧杆菌
- 四、无芽胞厌氧菌感染防治原则
- 第三节 厌氧菌的检验
- 第十五章 其他病原性细菌
- 第十六章 螺旋体
- 第十七章 立克次体
- 第十八章 衣原体
- 第十九章 支原体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 第二十章 病原性真菌
- 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一般性状
-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 第三节 抵抗力与变异
- [附]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 第一节 病毒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 一、病毒感染细胞的类型
- 二、病毒感染机体的类型
- 三、病毒与癌症
- 四、病毒的致病机理
- 第二节 机体抗病毒免疫
- 第二十三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
- 第二十四章 呼吸道病毒
- 第二十五章 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 第一节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 第三节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
- 第四节 轮状病毒
- 第二十六章 肺炎病毒
- 第二十七章 出血热病毒
- 第二十八章 脑炎病毒
- 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 第三十章 其他病毒
- 医学微生物学基本词汇英汉对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