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布氏杆菌

《医学微生物学》书籍目录

布氏杆菌属(Brucell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牛、羊、猪等动物最易感染,引起母畜传染性流产人类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及其乳制品,均可被感染。布氏杆菌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我国部分地区曾有流行,现已基本控制。布氏杆菌也是帝国主义者列为失能性生物战剂之一。布氏杆菌属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布氏杆菌6个种,20个生物型。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Br.melitensis)、牛(Br.Bovis)、猪(Br.suis)三种布氏杆菌,其中以羊布氏杆菌病最为多见。

一、生物学性状

本菌属初次分离培养时多呈小球杆状,毒力菌株有菲薄的微荚膜,经传代培养渐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

本菌为严格需氧菌。牛布氏杆菌在初次分离时,需在5~10%CO2环境中才能生长,最适温度37℃,最适的pH6.6~7.1,营养要求高,生长时需硫胺素,烟草酸和生物素,泛酸钙等,实验室常用肝浸液培养基或改良厚氏培养基。此菌生缓慢,培养48小时后才出现透明的小菌落,鸡胚培养也能生长。

在自然界中抵抗力较强,在病畜的脏器和分泌物中,一般能存活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约能生存2个月。对低温的抵抗力也强,对热和消毒剂抵抗力弱。对链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等均敏感。

布氏杆菌具有二种抗原成份:A(牛布氏杆菌主要抗原成份)和M(羊布氏杆菌主要抗原成份)。二种抗原在各种菌中含量不同,牛布氏杆菌(Am)含a 抗原多,含M抗原少。羊布氏杆菌(aM)含M抗原多,而含A抗原少。可利用凝集吸收试验制备出单因子血清~~单价A或M血清,供菌种鉴定之用。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本菌侵入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由于本菌具有荚膜,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消毁,并能在该细胞内增殖。经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结,待繁殖到一定数量后,突破淋巴结屏障而进入血流,反复出现菌血症。由于内毒素的作用,病人出现发热无力等中毒症状,以后本菌随血液侵入脾、肝、骨髓等细胞内寄生,血流中细菌逐步消失,体温也逐渐消退。细菌在细胞内繁殖至一定程度时,再次进入血流又出现菌血症,体温再次上升,反复呈波浪热型。本菌多为细胞内寄生,治疗难于彻底,易转为慢性及反复发作,在全身各处引起迁徒性病变。

病后可生产免疫力,在不同菌种和生物型之间有交叉免疫。布氏杆菌多为细胞内寄生,抗体不易直接发挥作用,故一般诊断细胞免疫较重要。

三、微生物学检验

本菌传染性大,要注意防止实验室污染。

(一)分离培养

急性期采集血液,慢性期采取骨髓,接种于双相肝浸液培养基(一半斜面,一半液体)置37℃10%CO2环境中培养,每隔2天检查一次,如无细菌生长则摇荡培养基,使液体浸过斜面上,有细菌生长,可依鉴定项目确定是否为布氏杆菌。经一月培养无细菌生长,可报告阴性。

(二)血清学检查

通常作凝集试验,判定凝集效价1:50可疑,1:100以上为阳性。效价增高4倍以上时,更有诊断价值。

四、特异性防治

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在于控制和消灭畜间布氏杆菌病的流行。对经常接触牲畜或有关人群用冻干减毒活苗作皮上划痕接种。急性病人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一般认为四环素与链霉素或磺胺联合治疗效果较好,需彻底治疗,防止转为慢性。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微生物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544 198 149 731 962

返回《医学微生物学》书籍目录
  1. 布氏杆菌《医学微生物学》
  2. 布气《中医词典》
  3. 布氏杆菌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4. 布洛芬《药理学》
  5. 布氏杆菌凝集试验《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6. 布鲁氏菌病《传染病》
  7. 布氏姜片虫《人体寄生虫学》
  8. 布里草《证类本草》
  9. 布氏菌素使用说明书《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0. 布巾兜提法《中医词典》
  11. 布氏菌素制造及检定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2. 布谷鸟《医学入门》
  13. 布针《中医词典》
  14. 布谷脚、脑、骨《证类本草》
  15. 布针《证类本草》
  16. 不足补之《痰火点雪》
  17. 布指《中医名词词典》
  18. 不自主运动《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9. 布指《中医词典》
  20. 不子《中医词典》
  21. 《中医词典》
  22. 不治之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3. 步法三种《类经图翼》
  24. 不治症《瘴疟指南》
  25. 步郎《中医词典》
  26. 不治证《小儿药证直诀》
  27. 步廊《针灸大成》
  28. 不治证《证治准绳·幼科》
  29. 步廊《中医词典》
  30. 不治证《证治准绳·幼科》
  31. 步廊《针灸学》

《医学微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