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二、致病性

《医学微生物学》书籍目录

病人和健康是传染源,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HSV经口腔、呼吸道、生殖道粘膜和破损皮肤等多种途径侵入机体。人感染非常普遍,感染率达80~90%,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粘膜或皮肤局部集聚的疱疹,偶而也可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累及内脏。

(一)原发感染

6个月以内婴儿多从母体通过胎盘获得抗体,初次感染约90%无临床症状,多为隐性感染。HSV—1原发感染常发生于1~15岁,常见的有龈口炎,系在口颊粘膜和齿龈处发生成群疱疹,破裂后,多盖一层坏死组织。此外可引起唇疱疹、湿疹样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脑炎等。生殖器疱疹多见于14岁以后由HSV—2引起,比较严重,局部剧痛,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及淋巴结炎。

(二)潜伏感染和复发

HSV原发感染产生免疫力后,将大部分病毒清除,部分病毒可沿神经髓鞘到达三叉神经节(HSV—1)和脊神经节(HSV—2)细胞中或周围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内,以潜伏状态持续存在,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不引起临床症状。当机体发热、受寒、日晒、月经、情绪紧张,使用垂体或肾上腺皮质激素,遭受某些细菌病毒感染等,潜伏的病毒激活增殖,沿神经纤维索下行至感觉神经末梢,至附近表皮细胞内继续增殖,引起复发性局部疱疹。其特点是每次复发病变往往发生于同一部位。最常见在唇鼻间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出现成群的小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宫颈炎等亦可反复发作。

(三)先天性感染

HSV通过胎盘感染,影响胚胎细胞有丝分裂,易发生流产、造成胎儿畸形、智力低下等先天性疾病。约40~60%的新生儿在通过HSV—2感染的产道时可被感染,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其中60~70%受染新生儿可因此而死亡,幸存者中后遗症可达95%。

(四)致癌关系

一些调查研究表明HSV—1和HSV—2可能分别与唇癌、外阴癌及子宫颈癌有关,特别HSV—1作为宫颈癌的病因,曾受到人们重视,但近年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与该癌有直接关系,因此宫颈癌成因也许是复杂的。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微生物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微生物学》书籍目录
  1. 致病性《医学微生物学》
  2. 致病性《医学微生物学》
  3.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查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4. 致病性《医学微生物学》
  5. 致病性和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6. 致病性《医学微生物学》
  7. 致病性和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8. 致癌物质的生物转化《临床生物化学》
  9. 致病性免疫《医学微生物学》
  10. 致癌烃《医用化学》
  11.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12. 《中医词典》
  13.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14. 桎羽《中医词典》
  15.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16. 桎(zhì,音至)《中医词典》
  17.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18. 陟厘丸《备急千金要方》
  19.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20. 陟厘(音离)《证类本草》
  21.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22. 陟厘《名医别录》
  23.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24. 陟厘《本经逢原》
  25.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26. 陟厘《本草衍义》
  27.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28. 陟厘《新修本草》
  29.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30. 陟厘《本草经集注》
  31.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