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医学微生物学》书籍目录

(一)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甲型肺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源多为病人。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天,病毒常在患者转氨酸升高前的5~6天就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和粪便中。发病2~3周后,随着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血液和粪便的传染性也逐渐消失。长期携带病毒者极罕见。

HAV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如毛蚶等)、餐具等的传播可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流行。也可通过输血或注射方式传播,但由于HAV在患者血液中持续时间远较乙型肺炎病毒为短,故此种传播方式较为少见。

(二)致病机理与免疫

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观察,甲型肝炎病毒多侵犯儿童及青年,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减。临床表现多从发热疲乏和食欲不震开始,继而出现肝肿大、压痛、肝功能损害,部份患者可出现黄疸。多数情况下,无黄疸病例发生率要比黄疸型高许多倍,但大流行时黄疸型比例增高。40岁上成人中,80%左右均有抗HAV抗体。HAV经粪一口途径侵入人体后,先在肠粘膜和局部淋巴结增殖,继而进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最终侵入靶器官肝脏,在肝细胞内增殖。由于在组织培养细胞中增殖缓慢并不直接引起细胞损害,故推测其致病机理,除病毒的直接作用外,机体的免疫应答可能在引起肝组织损害上起一定的作用。现可应用狨猴作为实验感染模型以研究HAV的致病机理。动物经大剂型病毒感染后1周,肝组织呈轻度炎症反应和有小量的局灶性坏死现象。此时感染动物虽然肝功能异常,但病情稳定。可是在动物血清中出现特异性抗体的同时,动物病情反而转剧,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炎症和门脉周围细胞坏死。由此推论早期的临床表现是HAV本身的致病作用,而随后发生的病理改变是一种免疫病理损害。

在甲型肝炎的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过程中,机体都可产生抗HAV的lgm 和lgG抗体。前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出现,后者在恢复后期出现,并可维持多年,对同型病毒的再感染有免疫力。另外有活力的NK细胞,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CD8+)在消灭病毒、控制HAV感染中亦很重要。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微生物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微生物学》书籍目录
  1.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2.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3.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4.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5.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6.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7.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8.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9.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10.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11.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人体寄生虫学》
  12.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13. 致病因素《中医外科学》
  14.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15. 致读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6.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17. 致和丸《外科传薪集》
  18.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19. 致幻剂滥用《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0.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21. 致疾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22. 致病性与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23. 致理《中医词典》
  24. 致病性免疫《医学微生物学》
  25. 致密《中医词典》
  26. 致病性和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27. 致密结缔组织《组织学与胚胎学》
  28. 致病性和免疫性《医学微生物学》
  29. 致密性髂骨炎《中医伤科按摩学》
  30.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查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31. 致热原的作用部位《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