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肠道病毒(Enterovirus)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一个属。它们在人类消化道细胞繁殖,然后通过血液侵犯其他器官,引起各种临床综合病症。肠道病毒包括:
1.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1~3型。
2.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 virus)A、B两组。A组包括1~24型(A23与埃可病毒9型相同,故实际是23个型);B组包括1~6型。
3.埃可病毒 (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Orphan virus, 简称ECHO病毒)1~34型( 第10型重新分类为呼肠孤病毒1型,第28型重新分类为鼻病毒1型,第34型重新分类为柯萨奇病毒24型,故实际只有31个型。
1969年后陆续分离出的新型肠道病毒 (New Enterovirus),统一编号为68、69、70、71和72型为原来的甲型肺炎病毒。

- 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医学微生物学》
- 肠道病毒感染《传染病》
- 肠道传染病《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肠道《中医词典》
- 肠道杆菌《医学微生物学》
- 肠促胰液素,胰泌素《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肠道淋巴管扩张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肠便红下白沫脓血《灵素节注类编》
- 肠的发生及其系膜改建《人体解剖学》
- 肠痹胞痹《灵素节注类编》
- 肠毒发斑《经验麻科》
- 肠痹《也是山人医案》
- 肠度《黄帝内经太素》
- 肠痹《金匮翼》
- 肠风《中医词典》
- 肠痹《症因脉治》
- 肠风《普济方·针灸》
- 肠痹《临证指南医案》
- 肠风《明医指掌》
- 肠痹《中医词典》
- 肠风《针灸资生经》
- 肠痹《圣济总录》
- 肠风《周慎斋遗书》
- 肠痹《中医名词词典》
- 肠风《丹溪治法心要》
- 肠癌《自我调养巧治病》
- 肠风《金匮钩玄》
- 肠癌《自我调养巧治病》
- 肠风便血《中医名词词典》
- 肠癌《中医之钥》
- 肠风便血不同怯症《理虚元鉴》
《医学微生物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 第一章 细菌的繁殖与代谢
- 第二章 细菌的分布与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 第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第四章 细菌的致病性和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 第二节 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 第三节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 第五章 细菌感染的诊断和特异防治
-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 第二节 特异性防治
- 第六章 病原性球菌
- 第七章 肠道杆菌
- 第八章 弧菌和弯曲菌
- 第十一章 白喉杆菌
- 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
- 第十三章 动物疫源菌
- 第十四章 厌氧性细菌
- 第一节 厌氧芽胞杆菌
-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 一、厌氧性球菌
- 二、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 三、革兰氏阳性无牙胞厌氧杆菌
- 四、无芽胞厌氧菌感染防治原则
- 第三节 厌氧菌的检验
- 第十五章 其他病原性细菌
- 第十六章 螺旋体
- 第十七章 立克次体
- 第十八章 衣原体
- 第十九章 支原体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 第二十章 病原性真菌
- 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一般性状
-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 第三节 抵抗力与变异
- [附]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 第一节 病毒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 一、病毒感染细胞的类型
- 二、病毒感染机体的类型
- 三、病毒与癌症
- 四、病毒的致病机理
- 第二节 机体抗病毒免疫
- 第二十三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
- 第二十四章 呼吸道病毒
- 第二十五章 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 第一节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 第三节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
- 第四节 轮状病毒
- 第二十六章 肺炎病毒
- 第二十七章 出血热病毒
- 第二十八章 脑炎病毒
- 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 第三十章 其他病毒
- 医学微生物学基本词汇英汉对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