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

《读医随笔》书籍目录

用心省真,谓用心太过,省其真气也。省,即损字,犹邪即斜字。思虑不节,则心之真阴为其所耗。心为十二官之主,而脾者孤脏,以灌四旁者也。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脾有病则五脏不安。《脉经》有曰∶忧愁思虑伤于心者,其脉必弦。故太阴脏搏者,因用心以省其真,脾不能输精于五脏,而五脉气少,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胃气不平也。气少与不平,即气不冲和,而脉弦之义也。旧说未妥。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读医随笔》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读医随笔》书籍目录
  1. 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读医随笔》
  2. 太阴脏病四逆证二 太阴三《伤寒悬解》
  3. 太阴者,言脾土也《思考中医》
  4. 太阴脏病脉证治六条《伤寒贯珠集》
  5. 太阴者,言肾水也《思考中医》
  6. 太阴脏病《中医词典》
  7. 太阴证《伤寒九十论》
  8. 太阴脏病《伤寒悬解》
  9. 太阴证《伤寒总病论》
  10. 太阴运气义《思考中医》
  11. 太阴证《此事难知》
  12. 太阴阴邪脉证《伤寒心法要诀》
  13. 太阴证寒呃(胃神经官能症)《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14. 太阴阳邪脉证《伤寒心法要诀》
  15. 太阴证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16. 太阴阳邪脉证《医宗金鉴》
  17. 太阴证视歧(复视、双目动脉硬化性网膜病变)《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18. 太阴阳明之异《类经》
  19. 太阴证水肿《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20. 太阴阳明之表受邪湿热居多《温病正宗》
  21. 太阴证痰咳(慢性支气管炎)《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22. 太阴阳明论篇《疡医大全》
  23. 太阴证胃脘痛《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24. 太阴阳明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25. 太阴证泄泻(慢性肠炎)《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26. 太阴阳明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27. 太阴之复《史载之方》
  28. 太阴阳明论《侣山堂类辩》
  29. 太阴治方要义《思考中医》
  30. 太阴阳明论《素问悬解》
  31. 太阴总要述古《伤寒指掌》

《读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