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安胎同药之误

《读医随笔》书籍目录

世传佛手散一方,即当归川芎二味,谓专治胎动不安,生胎能安,死胎能下,将产又能催生,妊妇常服,可免半产。余十年前,即疑其理,无如世医莫不信用,即名医如陈修园书中,亦盛称之,且间有用之得效者。然余究只敢用以催生,屡施有验,未尝肯用以安胎也。嗣读某名家书,极论世以调经之药安胎之谬,为祸甚烈,乃私幸先得我心矣。近日目睹其祸,爰取而论之。夫安胎本无定药,亦视其妇之体质而已。既孕之后,体质无非血气之寒热虚实两途,故丹溪谓∶白术黄芩为安胎之圣药者,亦举此以明虚寒、实热之两大端耳!然寒亦有实,热亦有虚,总须辨明气血为要。若气寒血实,附子桂枝可并用,以温气而行血气;气寒血虚当归川芎可并用,以行气而补血也。若气热血实,则不免有胀满冲激之虞矣,而可复以芎、归助热而增实乎?气虚血热,更不免腾沸躁扰,缓纵不任而下堕矣,而可复以芎、归耗气而温血乎?故气虚血热胎动下漏者,急用甘寒、苦寒,助以补气生津,使血定而筋坚,力能兜举,其势渐缓;再看有无凝血,于补气清热剂中,略佐行瘀,便万全矣。盖人之子宫,万筋所细结也;筋热则纵弛,寒则坚强。太寒则筋急,而兜裹不密,气散血漏;太热则筋弛而兜裹无力,亦气散血漏。今人之体,虚热居多,故孕后脉多洪滑数疾;若太滑或按之即芤者,多堕,以其气热而血虚也。余于妇科经产,深佩孙真人之训,颇切讲求,用药不拘成例,总从气血、寒热、虚实六字上着想,而于脉象上定其真假,故病无遁情,治未或误也。古人以桂枝汤为妊娠主方,今人以四物汤为妊娠主方,真古今人识力不相及也。至谓胎产百病,均以四物加味,极谬之谈,而百口称述,殊不可解。余见妊妇、产妇外感,致成劳损者,皆此方加味之所致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读医随笔》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读医随笔》书籍目录
  1. 调经安胎同药之误《读医随笔》
  2. 调经《灸法秘传》
  3. 调经案《丁甘仁医案》
  4. 调经《女科秘要》
  5. 调经必审脾气生化之源论《女科经纶》
  6. 调经《女科证治准绳》
  7. 调经不可耗气宜养心实脾论《女科经纶》
  8. 调经《也是山人医案》
  9. 调经不可误药当养气益血论《女科经纶》
  10. 调经《女科要旨》
  11. 调经不可专耗其气论《女科经纶》
  12. 调经《邵兰荪医案》
  13. 调经方《女科指掌》
  14. 调经《友渔斋医话》
  15. 调经方法《古今医统大全》
  16. 调经《顾松园医镜》
  17. 调经酒《奇方类编》
  18. 调经《万病回春》
  19. 调经论《针灸大成》
  20. 调经《张聿青医案》
  21. 调经论《素问悬解》
  22. 调经《临证指南医案》
  23. 调经论《素问悬解》
  24. 调经《医学纲目》
  25. 调经论《妇科秘方》
  26. 调经《竹泉生女科集要》
  27. 调经论《古今医统大全》
  28. 调经《广嗣要语》
  29. 调经论《古今医彻》
  30. 调经《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31. 调经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读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