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脉反为吉象说

《读医随笔》书籍目录

旧皆以弦为百病之忌脉,今伏思之,亦有以弦为吉者。此必其始,脉来指下累累,断而不续,得药后脾、脾气续,而脉形通连也;其始寸不下关,或尺不上寸,或两头有脉,关中不至,其后三焦气通,而脉形挺长也;其始 浮泛,空而无根,其后肾气归元,而脉形浓实也;其始沉弱无力,萎靡不振,其后肝、脾气旺,而脉势强壮也;其始涣散无边,模糊不清,其后阴回气聚,而脉形坚敛也;其始细数无神,起伏不明,其后阳回气充,而脉势畅大,能首尾齐起齐落也。此皆以弦为败脉之转关,以其气由断而续,由屈而伸,由空而实,由散而聚,由衰而振也。其不谓之长,而谓之弦者,阴阳初复,其气只能充于脉管之中,使脉形为之挺亘而有力,尚未能洋溢脉管之外,使脉势条畅温润而有余也。仲景曰∶伤寒吐下后,不大便五六日,循衣妄撮,谵语不识人,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又曰∶汗多重发汗亡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又曰∶痉病,脉伏坚,发汗后,其脉 如蛇,暴腹胀大者欲解。慎柔曰∶虚损,六脉和缓,服四君、保元,热退而脉渐弦,反作泻下血,此阴火煎熬,血结经络者,邪从下窍出也;有作伤风状者,邪从上窍出也。又曰∶紧数之脉,表里俱虚,紧犹有胃气,数则无胃气。喻嘉言解仲景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谓∶久利邪气深入阴分,脉当沉弱微涩,忽然而转见弦,是少阳生发之气发见,生机宛然指下。此皆以弦为吉之义也。故久病之人其脉弦紧有力者,是真气内遏而有根也,此尤当于尺部占之,病势困笃,寸关或结或陷,而尺中充长弦实起伏有力者,根本未动也。何者?真气不能充达于上,即当蓄积于下也。世只知尺脉忌弦,而不知尺脉不当忌弦,而忌缓、忌滑也。缓者,呆软无气也;滑者,断而不续也。所谓忌弦者,孤硬之谓也,非长实之谓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读医随笔》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读医随笔》书籍目录
  1. 弦脉反为吉象说《读医随笔》
  2. 弦脉(阳中之阴)《诊家正眼》
  3. 弦脉指法主病《脉诀乳海》
  4. 弦脉(阳中之阴)《脉诀汇辨》
  5. 弦有浮沉《此事难知》
  6. 弦脉《脉理求真》
  7. 弦与弱对《三指禅》
  8. 弦脉《中医词典》
  9. 咸寒《医学读书记》
  10. 弦脉《中医名词词典》
  11. 咸寒增液《中医名词词典》
  12. 弦缕《中医词典》
  13. 咸耎《中医词典》
  14. 弦牢《四圣心源》
  15. 咸伤血《中医词典》
  16. 弦紧革牢之脉《疡科纲要》
  17. 咸生肾《中医词典》
  18. 弦缓二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9. 咸胜苦《中医词典》
  20. 弦(阳中阴)《濒湖脉学》
  21. 咸味涌泄为阴《中医名词词典》
  22. 《三指禅》
  23. 咸哮咳《中医词典》
  24. 《痰火点雪》
  25. 《中医词典》
  26. 《脉确》
  27. 涎潮急救方《急救广生集》
  28. 《中医词典》
  29. 涎积《中医词典》
  30. 贤气丸方《伤寒杂病论》
  31. 涎论《史载之方》

《读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