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因正义

《读医随笔》书籍目录

(朱丹溪擅改经文,窃未为安。今根据经衍义,颇觉通畅,虽改一字,增二字,皆协于本文上下词意,考于全书,确有证据,名曰正义,似当本旨。明者鉴之!)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此合论天人,以起下文也。人有阳气,如天之有日。“与”当作“于”。二字古文通用。若阳气失所,则损折夭寿,而不见其天命之本数矣。故天之营运也,以日光在上而始明,人之有阳气也,亦充因于上,不陷于下,始得周行卫外,不致为邪所侵也。因,充积之义也。

因于寒,欲(当做咳)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此下四节,皆言阳气失所,不能卫外之病也。“欲”,盖“咳”之讹也。《灵枢》曰∶形寒寒饮则伤肺,气逆而上行;气上逆,故咳也。如运枢者,言其咳之连连不已,内动五脏,外振经脉也。若曰“欲如运枢”则不致伤于寒,似与“冬不按跷”之义不合,且与上下文气不续。坐卧不宁,神采不定,其状如惊狂者然。至真要论曰∶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心病则神敝,故起居如惊也。久则大气浮越,而为吐血、咯血诸症矣。所谓风寒不醒成劳病也。荣卫生会曰∶血者,神气也。

因于暑,汗(当有“不出”二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此暑闭于内之症也,故知“汗”下当有“不出”二字。烦者,暑扰于气也,气扰则喘喝。静者,暑陷于阴也。阴伤则神明颠倒而多妄言。是症也,体若燔炭,仍宜汗出,暑气乃散,以其始因于汗不出而暑郁于内也。但体若燔炭,津液已伤,仍必出汗始散,则急宜养津之意自在言外。或曰烦、静,即东垣动暑、静暑义也。动暑伤气,故喘喝;静暑中气郁而不宣,故多言也。亦通。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此节丹溪所议极是。湿则浊气上升,头重而神识不清,故如裹。久 则化热,不急攘除,则热气内烁,伤液而大筋软短矣;湿气外淫,而小筋弛长矣。夫湿热者,发为痿 ,而拘急者,必因于寒。此乃湿热,亦有拘急者,何也?热,内也;湿,外也。大筋居内,小筋居外。在内者,湿不敌热,则液燥,燥则缩矣。寒而拘急者,亦以其化燥也。寒热不同,其燥一也。在外者,热不敌湿,则肉濡,濡则纵矣。大筋软短,则屈伸不能;小筋弛长,则操纵无力,而合病为痿矣。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此卫气郁滞也。血滞于脏,则为积;气滞于脏,则为聚。血滞于身,则为痹;气滞于身,则为肿。肿则四肢必有废而不用者,则不废者代其职矣。脊以代头,尻以代踵,代之义也。

四末为诸阳之本,有所废而不用,久则阳气必偏竭矣,非气竭而死也。不曰不用,而曰相代者,痹气走刺无定,彼此互易,非四肢全废也。仲景曰∶病患一臂不遂,时复转移在一臂,是也。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 乎不可止。

此言养阳者,宜调其形体也。形体烦劳,则血脉争张,津液必有偏绝,屡犯而辟积以至于夏,则阴精内竭,时火外迫,如煎而厥矣。辟积,即襞积,犹言零碎累积也。盖烦劳偶犯,津液犹可渐复,惟屡犯不止,而至于夏,则内外合邪,变症作矣。目盲以下,煎厥证状也。都,防也。凡中风卒倒,痰涎潮涌,腹中比水流波浪之声更甚。煎厥由于阴虚,薄厥由于阳实。

煎、薄二字可味。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此言养阳者,宜和其心性也。若大怒,则形与气必相离绝,不相维矣。何则?怒则气逆,而血随气升,亦菀于上,血气相薄,上实下虚,其人必厥。薄者,迫也。气血并迫,经络壅塞而不通,故厥也。亦有不发为厥者,怒生于肝,肝主于筋,怒则血气奔逸,火升液耗而筋伤,筋则肌肉无所束,而形体纵大若不容矣。此皆形气离绝之证也。筋非骨会之大筋,乃散络之管摄肌肉者,常有怒骂叫号,以致头面 肿,四肢酸软难动,如痿废者,见之屡矣。气复即愈,此形与气绝,非死绝也。经中言“绝”,义多如此。薄厥见症于气,筋纵见症于形。

《阴阳应象》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即此义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读医随笔》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读医随笔》书籍目录
  1. 四因正义《读医随笔》
  2. 四因《儒门事亲》
  3. 四因之病《医学启源》
  4. 四乙基罗达明标记抗体方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5. 四阴煎(新方)《虚损启微》
  6. 四乙基罗达明《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7. 四饮《中医名词词典》
  8. 四言举要《濒湖脉学》
  9. 四月《急救广生集》
  10. 四旬四一经证《竹林女科证治》
  11. 四月胎形《女科旨要》
  12. 四旬七八经证《竹林女科证治》
  13. 四月胎形《竹林女科证治》
  14. 四续丸《备急千金要方》
  15. 四月胎证《竹林女科证治》
  16. 四须生姜汤《是斋百一选方》
  17. 四月养胎《竹林女科证治》
  18. 四仙丹《儒门事亲》
  19. 四诊《中医名词词典》
  20. 四物汤论《古今医统大全》
  21. 四诊《幼科指南》
  22. 四物汤加味方《古代房中秘方》
  23. 四诊合参《中医名词词典》
  24. 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方《医方考》
  25. 四诊合参总论《灵素节注类编》
  26. 四物汤加芩连姜夏方《医方考》
  27. 四诊候之一《黄帝内经太素》
  28. 四物汤加减歌《医学传心录》
  29. 四诊心法要诀《医宗金鉴》
  30. 四物汤加黄芩黄柏槐花方《医方考》
  31. 四诊要点《中医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