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旺阴生

《读医随笔》书籍目录

阳旺未有不胜阴者,其阳旺而阴生,必剂中有阴药之为引导。若人参本具生津益气之大力,与肉桂附子纯阳者迥别,其益阴,本不得谓之阳旺之功也。至于真火衰歇,沉阴冱寒,津气因寒不得敷布,发为烦渴;精血因寒不得充壮,发为枯瘦;渣滓因寒不得运动,发为秘结,以姜、桂、萸、附补益真阳,遂能蒸动津液,宣化水精,使五脏百脉为之充润也。此阳旺而阴始化,非阳旺而阴自生也。又有暴病,阴盛格阳,寒结于内,热浮于上,烦躁,狂妄,谵语,喘促,以桂、附开其下寒,而虚火遂返其宅者,此亦阴化,非阴生也。且皆以其阴盛,而益阳以胜之,使归于和平,非以阴少,而益阳以助之也。岂真有精枯血燥,虚火亢炎,而桂,附能以独力致阴消火者乎?必用阴药而资桂、附熏蒸鼓舞之力也。《内经》谓∶辛能开腠理,通气致津液,其所谓“致”,是自此而之彼,非自无而之有;是熏蒸、鼓舞、宣通、敷布之谓,非包涵、孕育、滋长、增益之谓也。前人措词过当,每多如此,其病根总由于语欲惊人也。后人习为常谈,漫不加察,贻误匪浅,故敢正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读医随笔》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读医随笔》书籍目录
  1. 辨阳旺阴生《读医随笔》
  2. 辨阳热证《痘疹心法要诀》
  3. 辨夭疽锐毒虚实论《疡科心得集》
  4. 辨阳热证《医宗金鉴》
  5. 辨药病不相主对《活幼心书》
  6. 辨阳疟兼痫《幼科铁镜》
  7. 辨药大略《医学真传》
  8.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医宗金鉴》
  9. 辨药宜忌论《眼科阐微》
  10.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伤寒论》
  11. 辨夜啼《幼科铁镜》
  12.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13. 辨医书音义《吴医汇讲》
  14. 辨阳喉症诀《喉舌备要秘旨》
  15. 辨医者急收功遗后患论《眼科阐微》
  16. 辨眼珠胀硬如石黑珠偏向鼻骨内不见瞳人论《眼科阐微》
  17. 辨疑似《冯氏锦囊秘录》
  18. 辨眼珠下陷风轮有痕不作虚论《眼科阐微》
  19. 辨疑似《冯氏锦囊秘录》
  20. 辨眼珠生翳膜滋肾更甚论《眼科阐微》
  21. 辨疑似《证治准绳·幼科》
  22. 辨眼中云翳未退不宜先利大小便论《眼科阐微》
  23. 辨阴寒证《医宗金鉴》
  24. 辨眼中神光自现论《眼科阐微》
  25. 辨阴寒证《痘疹心法要诀》
  26. 辨眼中神膏神水神光真血真气真精皆滋目之液论《眼科阐微》
  27. 辨阴喉症诀《喉舌备要秘旨》
  28. 辨眼症虚实论《眼科阐微》
  29. 辨阴阳俱浮《中医词典》
  30. 辨眼无云翳视物昏暗风轮枯黄肝血少论《眼科阐微》
  31.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伤寒论》

《读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