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阴者,言脾土也
太阴主脾土,在很多经文里都明确地提到过,因此,太阴脾土在经典方面是有充分依据的。像《素问·太阴阳明论》、《素问·诊要经终论》、《素问·五常政大论》以及《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里面都很清楚地谈到太阴脾土的问题。
另外,《素问·金匮真言论》里也谈到脾土的问题。但它不从太少讲,它从阴中之至阴讲。给脾土起了一个“至阴”的名字。脾土为什么为至阴?或者倒过来,至阴何以为土?这里有两个说法:
其一,至是什么?至是最的意思,极限的意思。用英文表示,可能就是加后辍———est,最高级。这个意思大家可以琢磨“至高无上”这个用词。所以,至阴,言下之意,就是最阴最阴的,阴到这里就打止了。至阴我们这样表述了,但能不能更具体一些呢?这就要用到《周易》的知识。我们看《周易》的经卦或者别卦,哪一个卦是至阴呢?就是那一个阳爻都没有的卦。是哪一个卦纯阴无阳?当然是坤卦。坤者,土也。所以,至阴为土,在易卦里是很清楚的。
其二,“至”还有其他什么意思呢?我们说从南宁至昆明,这个“至”是什么?就是到的意思。所以,至阴就是到阴,到达阴。阴是什么呢?我们看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秋是阴的开始,至阴也就是至秋,到达秋。将要到达秋的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是长夏。而长夏属土,这是至阴为土的第二个说法。
再一个就是古人讲:太阴者,月也。月是什么呢?《公羊传》云:“月者,土地之精。”所以,从这个角度,太阴也还是属土的。

- 太阴者,言脾土也《思考中医》
- 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读医随笔》
- 太阴者,言肾水也《思考中医》
- 太阴脏病四逆证二 太阴三《伤寒悬解》
- 太阴证《伤寒九十论》
- 太阴脏病脉证治六条《伤寒贯珠集》
- 太阴证《伤寒总病论》
- 太阴脏病《中医词典》
- 太阴证《此事难知》
- 太阴脏病《伤寒悬解》
- 太阴证寒呃(胃神经官能症)《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阴运气义《思考中医》
- 太阴证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阴阴邪脉证《伤寒心法要诀》
- 太阴证视歧(复视、双目动脉硬化性网膜病变)《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阴阳邪脉证《伤寒心法要诀》
- 太阴证水肿《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阴阳邪脉证《医宗金鉴》
- 太阴证痰咳(慢性支气管炎)《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阴阳明之异《类经》
- 太阴证胃脘痛《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阴阳明之表受邪湿热居多《温病正宗》
- 太阴证泄泻(慢性肠炎)《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阴阳明论篇《疡医大全》
- 太阴之复《史载之方》
- 太阴阳明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 太阴治方要义《思考中医》
- 太阴阳明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 太阴总要述古《伤寒指掌》
- 太阴阳明论《侣山堂类辩》
- 太渊《中医词典》
《思考中医》
- 作者简介
- 序
- 第一章 略说中医的学习与研究
- 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 第三章 阴阳的工作机制
-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二、阴阳的离合机制
- 第四章 治病法要
- 第五章 太阳病纲要
- 第六章 阳明病纲要
- 第七章 阳病纲要
- 第八章 太阴病纲要
- 第九章 少阴病纲要
- 第十章 厥阴病纲要
- 结语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