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咳嗽

《读医随笔》书籍目录

(前人每以有声无痰、有痰无声。细分咳嗽二字,今概不取。无声即不得为咳嗽矣,且亦安能无痰?但多少、浓薄、难出易出有不同耳!)《素问》咳论分五脏、六腑、四时,以决其病之吉凶。凡百病皆以自腑入脏者为渐深,病独以由脏出腑者为日久。盖百病是邪气内侵,咳是真气外脱耳!咳之为病也,五脏皆为之振动,内气不宁,渐离其根矣。今条析其证之轻重如左∶卒然咳嗽,连声不可暂止者,此冷风随呼吸而袭肺也。此风袭肺则咳嗽,袭胃则吐逆,吐逆更厉于咳嗽,杀人更速,故小儿当风饮食,最所忌也。急宜温散,以桂枝为君,力制风木猖獗之势。故凡风势之来,其风之头最厉,急入户避之;即卒无可避,亦宜谨护口鼻为佳。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亦多有咳嗽者。此风寒由经入肺也,宜先表散,久则兼清降。其咳声清响,而昼夜相等。经曰∶形寒寒饮则伤肺,咳逆而上气。然饮冷是由胃络入肺也,其声略重,宜温胃,略兼利湿。

有清晨咳嗽数十声,吐出浓痰碗许而始安者,此胃中湿热蒸肺也。声如在瓮中者,经所谓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其咳声沉重,治宜宣郁流湿;亦有寒湿致此者,但其痰较清,其声略急,治宜温健脾土也。

有咳嗽甚重,入夜尤甚,不可伏枕者。此肾水上泛,土弱不能行水,水气冲肺也。声重而又急,连连不绝,逼迫万状,气不能续,治用仲景小青龙法、真武汤法,分有无外感而治之。

若水气重甚,目下肿,如新卧起者,十枣汤以泻之,轻则葶苈大枣汤,但必以附子白术汤善其后,乃无余患也。

有停食嗳腐吞酸而作咳者,其证喉痒,而天明与日晡呛咳较甚,此亦挟风湿而然也。治宜渗湿化食,温化大肠。其病在胃与大肠之气滞而水停也,宿食不尽,咳必不止。

有因燥而咳者,声干无痰,断续不匀,如为烟所呛,亦无定时,时吐涎沫。治宜降气养液。

此多由时气亢旱,燥气所伤也,过食爆炙者亦有之。静卧则安,劳动则剧,与水饮昼平夜剧者相反。有阴火烁肺而咳嗽者,此劳气也。其咳五更黎明,连连不绝,声干少痰,喉中燥痒,由于肾竭肝虚,火升液耗,肺不能自润也。喉中常觉有一点干结,如树皮草叶,咳咯不出者,是少阴少精不上潮而脉络燥结者,非肺燥也。急宜滋润肝肾,清宣肺胃,开结行瘀,杀虫。凡风寒咳嗽,亦喉中作痒,但旋痒即咳,痒甚咳急;劳瘵咳嗽,渐痒始咳,咳缓痒微。

此为异也。

有喉中 然,似有物以梗之,颇碍呼吸,呼吸触之,即偶咳一两声,言语发声多不能畅,必先咳一两声,乃能出言。此脾湿不运,浊气上蒸也。治宜健脾行滞,疏利大肠,使浊气下降即愈矣。更有咽中如炙脔,如桃李核者,其病根亦如此,而甚焉者也。《内经》及《中藏经》、《脉经》多论此病,或以为肾,或以为胆,或以为肺,或以为大肠,或以为脾,有气横逆,有气郁结,横逆即湿浊不降,郁结者忧思莫解,大便必秘,经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者也。(喉中 一证,《素问·咳论》以此为心咳之证。又曰∶心脉大甚,为喉 。《金匮》五水篇论此,为寒结关元,肾气上冲。)若夫肺肺痿,则由肺家燥热太盛,实由脾家湿热熏蒸太久,浊气日增,清气不复,渐致液竭血沸而腐败矣。初起可治,宜清热宣郁,养液行瘀。三消、五隔诸证,亦是如此。此血热之所致也。

陈修园谓∶久咳肺燥,可用人参生津。此必病起风热,素无水饮,日久风去热存故也。

若风寒久咳,肺气不降,水道不调,愈久而水邪愈盛,不能伏枕,夜无宁刻矣。水饮上射,浮热逆升,俗每自谓热咳,求用凉药,医亦以肃肺,自求速效,遂令风寒永无出路,而成劳损矣。故吾谓∶今日咳劳,皆小青龙证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读医随笔》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读医随笔》书籍目录
  1. 论咳嗽《读医随笔》
  2. 论开痰行气《济阴纲目》
  3. 论咳嗽《原要论》
  4. 论开口除脓法《疡医大全》
  5. 论咳嗽(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6. 论君臣《苏沈良方》
  7. 论咳血《医旨绪余》
  8. 论厥类中风《冯氏锦囊秘录》
  9. 论渴疾本原《集验背疽方》
  10. 论橘柚《苏沈良方》
  11. 论客气《古今医统大全》
  12. 论疽疾咽喉口舌生疮《外科理例》
  13. 论芤脉《肯堂医论》
  14. 论居处门《养生导引秘籍》
  15. 论口疮《原要论》
  16. 论酒客病《内外伤辨》
  17. 论口眼斜《冯氏锦囊秘录》
  18. 论灸法《景岳全书》
  19. 论苦《苏沈良方》
  20. 论灸刺分经络《外科理例》
  21. 论苦寒补阴之误《质疑录》
  22. 论九针孔穴应候诀《普济方·针灸》
  23. 论狂言若有所失《阴证略例》
  24. 论九漏《疡医大全》
  25. 论溃《外科证治全书》
  26. 论九宫分野《古今医统大全》
  27. 论溃后养胃之剂《疡科纲要》
  28. 论静而得之曰中暑《质疑录》
  29. 论溃烂必从面起兼辨生死《冯氏锦囊秘录》
  30. 论痉不当以刚柔分虚实《读医随笔》
  31. 论溃烂吉凶《冯氏锦囊秘录》

《读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