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一节 药物养生的机理

《中医养生学》书籍目录

一、固护先天、后天

人体健康长寿很重要的条件是先天禀赋强盛,后天营养充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都靠脾胃供给。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元阴元阳之所在,肾气充盛,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强,衰老的速度也缓慢,正因如此,益寿方药的健身防老作用,多立足于固护先天、后天,即以护脾、肾为重点,并辅以其他方法,如行气、活血、清热、利湿等以达到强身、保健的目的。

二、着眼补虚、泻实

中藏经》中指出:“其本实者,得宣通之性必延其寿;其本虚者,得补益之情必长其年”。用方药延年益寿,主要在于运用药物补偏救弊,调整机体阴阳气血出现的偏差,协调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血脉。而机体的偏颇,不外虚实两大类,应本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予以辨证施药。虚者,多以气血阴阳的不足为其主要表现。在方药养生中,即以药物进补,予以调理,气虚者补气,血虚者养血,阴虚者滋阴,阳虚着壮阳,补其不足而使其充盛,则虚者不虚,身体可强健而延年;实者,多以气血痰食的郁结、壅滞为主要表现。在方药养生方面,即以药物宣通予以调理,气郁者理气,血瘀者化瘀,湿痰者化湿,热盛者清热,寒盛者驱寒,此为泻实之法,以宣畅气血、疏通经络、化湿导滞、清热、驱寒为手段,以达到行气血、通经络、协调脏腑的目的,从而使人体健康长寿。此外,必须指出,纯虚者是较为少见的。这是因为正气虚者往往兼有实邪,用药自当补中有泻,泻中有补。故程国彭指出:“用药补正,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自得力”。

总之,无论补虚、泻实,皆以补偏救弊来调整机体,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

三、意在燮理阴阳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长寿,全赖阴阳气血平衡,这也就是《素问·生气通气论》中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运用方药养生以求益寿延年,其基本点即在于燮理阴阳,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其复归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这正如清代医家徐灵胎所说:“审其阴阳之偏胜,而损益使平”。可以说,“损益使平”便是方药养生的关键,即燮理阴阳的具体体现。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养生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养生学》书籍目录
  1. 药物养生的机理《中医养生学》
  2. 药物养生《中医养生学》
  3. 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中医养生学》
  4. 药物研究室工作制度《医院药学》
  5. 药物依赖和成瘾《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6. 药物学的迅速发展《中国医学通史》
  7. 药物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基础》
  8. 药物学的发展《中国医学通史》
  9. 药物因素《预防医学》
  10. 药物学《中国医学通史》
  11. 药物与受体《药理学》
  12. 药物学《中国医学通史》
  13. 药物与衰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4. 药物性皮炎《皮肤性病学》
  15. 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药理学》
  16. 药物性经漏化瘀灵《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7. 药物预防《核、化学武器损伤》
  18. 药物性肝损伤《病理学》
  19. 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临床生物化学》
  20. 药物信息中心和区域协作《医院药学》
  21. 药物治疗《医学微生物学》
  22. 药物信息在医院中的应用《医院药学》
  23. 药物治疗《骨科学》
  24. 药物信息业务的组织人员和设备《医院药学》
  25.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6. 药物信息室必备图书标准《医院药学》
  27. 药物中毒《中医词典》
  28. 药物信息的来源《医院药学》
  29.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0. 药物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31. 药物作用机制《药理学》

《中医养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