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疟
凡三春寒热如疟,非正疟也,其病在表,治宜疏解;不可作正疟用柴胡汤。(王协中)
秋时晚发,感证似疟,当以感证之法治之。(《己任编》)
似疟非疟一证,亦恶寒发热,或连日作,或间日作,而其与疟分别处,惟在乎脉之不弦耳。(方星岩)
似疟非疟之病,虽有寒热,而时作时止,本非疟类。凡病后,或产后,或虚损,俱有此证。《经》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阳气下入阴中则发热。故凡无外邪而病为寒热者,必属虚证。
但虚有阴阳之异,阳虚者必多寒,阴虚者必多热。阳虚者宜补其阳,人所易知,惟阴虚之证,则不易辨。盖阴中之水虚者,阴虚也;阴中之火虚者,亦阴虚也。(《景岳全书》)
有恶寒发热,与疟无异,面赤如脂,口渴不甚,吐痰如涌,身以上热如烙,膝以下自觉冷,此真阳泛上,肾虚之极,急以八味汤冷冻饮料,继以人参建中汤调理。
○又有一等郁证伤疟者,其寒热亦与正疟无异,但其人口苦、呕吐、面青、胁痛、耳鸣、脉涩,先用逍遥散,加茱、连、贝母,继以六味汤,加柴胡芍药调理。(《赵氏医贯》)
- 似疟《医述》
- 似痢非痢《疫疹一得》
- 似疟《伤寒大白》
- 似表非表,似里非里《温疫论》
- 似疟《伤寒六书》
- 似痹非痹《医门补要》
- 似疟《伤寒六书》
- 市门众人溺坑中水《证类本草》
- 似疟《医效秘传》
- 市门土《证类本草》
- 似疟非疟《冯氏锦囊秘录》
- 世医制度《中医词典》
- 似疟证《古今名医汇粹》
- 世医《轩岐救正论》
- 似然比《流行病学》
- 世医《中医词典》
- 似外感恶风寒证《卫生宝鉴》
- 世医《中医名词词典》
- 似外感阳明中热证《卫生宝鉴》
- 世秘资生丹方《宁坤秘籍》
- 似外感杂证《卫生宝鉴》
- 世界对于医者之医方《医医医》
- 似蚓蛔线虫《人体寄生虫学》
- 世补斋不谢方《中医词典》
- 似证辨疑《疡医大全》
- 示从容论《素问悬解》
- 似中风《证治汇补》
- 示从容论《黄帝内经·素问》
- 似中风《周慎斋遗书》
- 士大夫家藏《幼幼新书》
- 似注痰非注痰《医门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