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胖

《医述》书籍目录

黄胆与黄胖不同。黄胆,眼目皆黄,无肿状;黄胖多肿,其色黄中带白,眼目如故,或洋洋少神。虽病根都于脾,然黄胆则由脾经湿热蒸郁而成;黄胖则湿热未甚,多由虫疳与食积所致。其证必吐黄水,毛发皆直,或好食生米、茶叶、土炭为异。

○有种力作之人,劳苦过伤成黄胖病,俗名脱力黄,好食易饥,怠惰无力,治宜枣矾丸。(《见闻录》)

疳黄,俗名黄胖。夫黄胆,暴病也,疳黄,宿病也。至有久不愈者,虽治有枣矾丸,然只可施于力作壮实之人,若膏粱柔脆,未可轻试。(《张氏医通》)

脉候

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脉洪大,大便利而渴者死。脉微小,小便利,不渴者生。凡黄家候其寸口,近掌无脉,口鼻气冷,并不可治。凡年壮气实,脉滑便坚者易愈。年衰气弱,脉虚涩而便利者难痊。(《张氏医通》)

选案

一人患脾虚腹胀,劳苦夜发潮热,忽浑身面目俱黄,用清利药,夜热更甚,脉坚劲,洪大搏指,乃革脉也,是外有余而内不足,不可作寻常疸证治。盖黄者脾之本色,素患脾虚,当健脾辅正,况小便多,尤非湿热之证可比。方用人参扁豆山药陈皮茯苓甘草煨姜,因其夜热,加当归丹皮,平昔服术不安,故不用术。初剂热轻神安,各证俱减。续复大热,加人参半夏,服之热退而腹胀不消,此脾虚也。必须用术,又恐增胀,当补其母,则能营运三焦,熟腐五谷,且行参、术之力。遂加桂、附,觉口有津液,饮食知味,腹软大半,调理而起。(吴天士)

女劳疸,其原属于肾水亏虚,水虚则土燥,故见此枯黑之色,惟宜壮水,水滋则土不燥。虞天民云∶女劳疸当作虚劳治。一人患此候,以六味汤加归、芍、秦艽苡仁麦冬,百剂而愈。

孙瞿士疸证,医用五苓、茵陈不效;改用温中,病势危笃。予谓两目先黄,肝木郁也;额黑,肾水枯也;腰腹重痛,皆肝肾虚极之候。以六味汤柴胡当归,四剂知,十剂已。(程华仲)

一人病疸,额黑而便白粪,医用八味丸补火生土,不应而殁。予思额属南方离火,今见黑色,肾水克心火之征,究由土虚不能制水,致水邪上溢于心经之部。矢白属金,金为秋,秋主杀故死。按此证,乃己土衰弱,若能补心之阳,庶乎可救。(方星岩)

备方

黄胖药 红枣四两、皂矾二两、锅焦三两、荷叶二两、灰面十二两。灰面炒黄,红枣煮熟去皮核,取肉,锅焦煮烂,皂矾、荷叶煎汁捣丸,每服三钱。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述》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述》书籍目录
  1. 黄胖《医述》
  2. 黄胖《中医词典》
  3. 黄胖《杂病广要》
  4. 黄牛屎《本草易读》
  5. 黄胖病《奇效简便良方》
  6. 黄牛肉《滇南本草》
  7. 黄胖病方《回生集》
  8. 黄牛肉《顾松园医镜》
  9. 黄皮《本草蒙筌》
  10. 黄牛肉《饮食须知》
  11. 黄芪《本草纲目》
  12. 黄牛肉《雷公炮制药性解》
  13. 黄芪《药笼小品》
  14. 黄牛脑子酒《医学入门》
  15. 黄芪《长沙药解》
  16. 黄膜下垂《银海精微》
  17. 黄芪《中药炮制》
  18. 黄膜上冲歌《医宗金鉴》
  19. 黄芪《中医饮食营养学》
  20. 黄膜上冲歌《眼科心法要诀》
  21. 黄芪《本草新编》
  22. 黄膜上冲《明目至宝》
  23. 黄芪茶《茶饮保健》
  24. 黄膜上冲《中医词典》
  25. 黄芪陈皮粥《保健药膳》
  26. 黄明胶(白胶)《食疗本草》
  27. 黄芪赤风汤证《临证实验录》
  28. 黄明胶《药性切用》
  29. 黄芪当归汤方《伤寒杂病论》
  30. 黄明胶《本草撮要》
  31. 黄芪炖母鸡《保健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