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二朝

《医述》书籍目录

十二、三日,有形如火烧烟熏者,血不载毒而内攻也。生死看诀∶音不清,食不入,破处干枯,烦乱不寐者,死证也;音清能食,睡卧安耽,爬破淋漓,神舒气爽者,生证也。又当分虚实治∶唇舌洁净,则补兼清解;若唇燥舌干便秘,则单清解,继以平和,攻补两尽矣。(《慈幼筏》)

十一、二日成痂之际,极好之痘必有咳嗽,或夜暮身热。《幼科佥》云∶毒瓦斯未尽,概投苦寒,多有胃减废食,酿成痘劳者。痘发自肾脏骨髓之中,从内之外,毒乃涣释,收疤之时,真气归里,肺合皮毛,处位高,体清肃,从前灌胀成痂,蒸迫之气,受亏已极,气泄为咳矣。况投利湿下注之药而结痂,上焦已经转燥,若毒仍留伏,焉能收 ?再论幼稚阳常有余,阴未充长,布痘至于结痂,一身脂液大损,阴气告匮可知,故暮夜属阴,时为烦热者,正《内经》云∶阴虚生内热也。昔西邻吴氏女,年甫四岁,痘系顺证,浆满成痂,忽发烦躁,夜热不寐,晨起安然,医用保元、异功,热躁益加,更医以为毒瓦斯未尽,用桑、蚕暨凉解药,热甚而添泄泻。

余视浆痂形色,询其平日起居,用六味汤一服而安。此二条人多忽而不究,故辨及之。(叶天士)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述》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述》书籍目录
  1. 二朝《医述》
  2. 二柴胡饮(新方)《虚损启微》
  3. 二陈法(加味二陈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4. 二柴胡饮《退思集类方歌注》
  5. 二陈法(加味二陈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6. 二草散《明目至宝》
  7. 二陈加黄连栀子汤《医方考》
  8. 二辨色《广瘟疫论》
  9. 二陈加山栀黄连生姜汤《医方考》
  10. 二便证治《幼幼集成》
  11. 二陈汤《时病论歌括新编》
  12. 二便下血《儿科要略》
  13. 二陈汤《医宗金鉴》
  14. 二便色白《保婴撮要》
  15. 二陈汤《删补名医方论》
  16. 二便色白《张氏医通》
  17. 二陈汤《冯氏锦囊秘录》
  18. 二便秘涩《张氏医通》
  19. 二陈汤《医述》
  20. 二便秘利《冯氏锦囊秘录》
  21.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2. 二便秘结《幼科心法要诀》
  23. 二陈汤《目经大成》
  24. 二便秘结《儿科萃精》
  25. 二陈汤《医方考》
  26. 二便秘结《医宗金鉴》
  27. 二陈汤《医方考》
  28. 二便门《古今名医汇粹》
  29. 二陈汤《医方考》
  30. 二便忽闭《药症忌宜》
  31. 二陈汤《医学心悟》

《医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