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述》书籍目录

经义

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在心为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魄汗未藏,四逆而起。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

○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

○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

○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肾病者,寝汗出,憎风。(《素问》)

哲言

食梅津生,食芥泪堕,此液之自外夺者也;悲则涕生,愧则汗发,此液之自内致者也。(《医参》)

三阳实,三阴虚,汗不出;三阴实,三阳虚,汗不止。(《仁斋直指》)

真气已亏,胃中火盛,则汗出不休;真气已竭,阴火已衰,则无汗反躁;阴阳俱衰,四时无汗,其形不久。(李东垣)

卫气虚则多汗,营血虚则无汗。(娄全善)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虚不能卫外,故津液不固而汗易泄且畏风也。此与伤风自汗不同。彼责之邪实,此责之表虚,故补、散各异。(《医方集解》)

汗出虽由卫气不固,胃中之津液外泄,而实关乎脏腑之蒸发使然。心之阳不能外卫而为固,则自汗出,包络之火蒸发也;肾之阴不能退藏于密,则盗汗出,阴火乘虚蒸发也。(《张氏医通》)

腠理之疏密,卫实司之,故自汗多责之表虚。然《要略》曰∶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五脏六腑之文理也。以此观之,卫外之阳不足,皆当责之于中。根于中者,命曰神机。故治法不离营卫、阴阳、中气之间,不徒从腠理也。(程郊倩)

汗出一证,有自汗者,有盗汗者。自汗者, 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盗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觉来渐收。

古云∶自汗属阳虚。腠理者,卫气之所司也。人以卫气固其表,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而津液为之发泄也。治宜实表补阳。盗汗属阴虚。阴虚阳必凑之,故阳蒸阴分则血热,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也。治宜清火补阴。然以余观之,则自汗亦有阴虚,盗汗亦多阳虚也。如烦劳大热,最多自汗,或以饮食之火起于胃,劳倦之火起于脾,酒色之火起于肾,皆能令人自汗。若此者谓非阳盛阴衰而何?又若人之寤寐,总由卫气之出入,卫气者,阳气也,人于寐时,则卫气入于阴分,此其时非阳虚于表而何?所以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然则阴阳有异,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无火,则或阴或阳自可知矣。盖有火而汗出者,以火盛灼阴,阴虚可知也;无火而汗出者,以表气不固,阳虚可知也。知斯二者,则汗出之要无余义,而治法亦可得其纲领矣。

○病后多汗,若伤寒疟疾,凡系外感寒邪,汗出热退,而有汗不即止者,此以表邪初解,必由腠理,卫气开泄,其汗宜然。

即数日旬日,亦自无妨,卫气渐实,汗必自止,无足虑也。若其他杂证,本非外感之解,而自汗、盗汗者,乃非所宜,不容不治。

汗证有阴阳∶阳汗者,热汗也;阴汗者,冷汗也。人但知热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致汗。

所谓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阳气内虚,则寒生于中,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随气泄。故凡大惊大恐,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至其甚者,则如病后产后,或吐泻失血之后,必多有汗出者,岂非气去而然乎?故《经》曰∶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仲景曰∶极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是皆阴汗之谓也。

故凡治阴汗者,但当察气虚之微甚。微虚者,略扶正气,其汗自收;甚虚者,非速救元气不可。(《景岳全书》)

方书多言血与汗异名而同类,丹溪因之,遂有在内为血,在外为汗之论,似乎血即是汗,汗即是血矣。奚知血与汗之由来,有不可以同类并言者。《经》云∶心主血,血生于心。又云∶肾主五液,入心为汗。又云∶汗者,心之液。而非曰心之血。血生于心,统于脾,藏于肝,其源则自水谷之精气,受于中焦,变化取汁,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以奉生身者也。若夫汗则为人身之津液。因腠理疏豁,皮毛不能外护,暑、湿、热之邪干之,则津泄而为汗,是汗乃身中之阳气所化。故《经》曰∶阳加于阴谓之汗。此可以气言,而不可以血类也。且夏天毫窍不密,汤水入胃,汗即流溢,津液外耗,小便短少;冬天腠理闭密,汗不外溢,小便频多,此更可见汗属津液,而非可以血类也更明矣。况人之一身,有涕、泪、涎、唾、便、溺,皆属一水之化,而发于九窍之中,汗若可以血类之,则涕、泪、涎、唾、便、溺亦可以血言之矣。但心为君主,汗为心液,汗多之害,与亡血之害不甚远耳,非若便、溺之无大关害也。(《冯氏锦囊》)

心为君火,脾胃属土,此湿热相搏为汗明矣。如甑中烧酒,若非汤火熏蒸,则不能成汁液。(《医学正传》)

多汗身软者,湿也。心主热,脾主湿,湿热相搏,如地之蒸气为云、雨、雾、露。(《医学入门》)

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躁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心虚自汗,怔忡恍惚;肝热自汗,口苦多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脾虚自汗,倦怠少食。

○凡汗出发润,汗出如油,汗出如珠,汗多喘满,汗雨淋漓,皆属败证。(《证治汇补》)

病患汗出脐胸而止者,皆险证也。至腰稍可,至足方佳。(查了吾)

补编

汗由血液,本乎阴也。《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其义可知。然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此其根本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故凡欲疏汗而不知营卫之盛衰,欲止汗而不知橐 之牝牡,吾知其不败不已也。(张景岳)

汗出于心,热之所致;汗出于脾,湿气上腾;汗泄于肤,卫气不固。所以清心则液荣于内而为血;和胃则液周流而不腾;实腠理则卫气充而液不泄。知斯三者,治汗之能事毕矣。(李东垣)

元阴之气衰弱,亦有自汗之证。盖阴虚则火动,乘于阴位,阴精被火煎熬,故汗自出也。是犹干竹以火燃之而有油耳。不可用参、 补气,但补其阴,则火自伏而汗自止。若相火乘于阴血而然者,宜补阴药中加知、柏。如阴血被湿热熏蒸而然者,用当归六黄汤

○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滋阴降火。阳虚冷汗自出者,宜补心,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也;阴虚热汗盗出者,当补肾,壮水之主,以镇阳光也。汗乃心之液。阳虚阴必乘,故发厥而自汗,治用四君子汤加黄 、肉桂以补阳;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而盗汗,治用四物汤黄柏知母以滋阴。

○黄 、白术,乃止汗之圣药。麻黄发汗,根节又能止汗。有用龙骨牡蛎止汗者,取其收涩也。有湿胜自汗者,须用渗湿之剂;有自汗不任风寒者,须用逐风之剂;有因房劳所致者,须用补肾之剂。桂枝汤,治外感风邪自汗之剂;黄建中汤,治外感气虚自汗之剂;补中益气汤,治伤寒气虚自汗之剂。凡内伤诸证,自汗不止者,俱用补中益气汤,少加附子麻黄根浮小麦,效如影响。但升、柴须蜜制炒,以杀其升发勇悍之性,又欲其引参、 至肌表,故不可缺。(罗赤诚)

阳虚自汗宜补阳,然有扶阳而不愈者,乃表虚无以外卫也,当敛表以实之;心虚自汗宜补心,然有补心而不愈者,乃营虚无以内藏也,当养血以调之。汗出于脾,湿气盛也,当燥之,然有补脾燥湿而不愈者,乃火气蒸腾也,当清其热;汗出于肾,阳加于阴也,当清之,然有凉血养血而不愈者,乃相火作强也,当滋其阴。肝主疏泄而自汗者,当调血清火;胃经气滞而自汗者,宜导气通滞。此治杂病自汗之法也。若伤风伤湿而自汗者,当解其外;温病热病而自汗者,当清其中。又非前法并论也。(《证治汇补》)

六阳之脉,上循于头;三阴之经,剂颈而还。阴虚阳浮,故汗出头面,不能周身。有相火迫其肾水上行心之分野者,有阳气失所根据附飞越于高巅者,有寒湿相搏者,有瘀血内蓄者,有胃热上蒸者,随证施治。惟关格小便不通而头汗者难治,阳脱而头汗者不治。(《医统》)

伤寒头汗属少阳,小柴胡汤和之。食滞中宫,热气上蒸,亦令头汗,保和丸姜汁炒川连。

○脾胃湿蒸,旁达四肢,则手足多汗。热者,二陈汤加川连、白芍;冷者,理中汤乌梅;弱者,十全大补汤川芎五味子

○夏月半身出汗,由气血不充,内挟痰饮所致,偏枯之兆也。《经》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十全大补汤养营汤加行经豁痰药治之。

○别处无汗,独心胸一片有汗,此思虑伤心所致,名曰心汗,归脾汤生脉散猪心汤煎服。

○阴汗属下焦湿热,龙胆泻肝汤加风药一、二味,风能胜湿故也。若因酒色过度者,用六味地黄汤。(《张氏医通》)

余尝病怔忡、盗汗,补心肾无功,乃加猪心数片引之,遗已。药贵向导,不可不审。(王宇泰)

脉候

涩脉滑,谓之多汗。(《素问》)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出。(《金匮》)

浮而濡者为汗。在寸为自汗,在尺为盗汗。(《证治汇补》)

选案

一妇在产后,头汗甚多,诊脉虽洪而缓。余曰∶头汗咸谓亡阳,然产后阴虚,喜其亡阳,与阴齐等,可勿药也。主人疑之,更医峻用温补,乃暴注下泻,完谷不化,益认为阳虚,重用参、附,其泻愈甚,数日之间,肌削神困。复诊脉洪弦数甚,此真阴竭矣。主人及医谓∶温补尚尔完谷不化,岂非阳虚之至乎?余曰∶产后头汗,乃阴虚虚火上蒸,孤阳上迫,液不秘藏。误加温补燥热之气,暴注下趋而为完谷,乃火性急速,不及变化,更加温药迫之,焚灼之势,必力穷乃止。《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今阴气不能和平,阳气自难秘密,精神离决,不待言矣。(冯楚瞻)

朱御章弟,劳倦发热,上半身自汗如雨,三昼夜不止。敛汗方法,并无一应。其岳陆右文邀予,诊脉浮细沉洪,软弱无力,面白无神,舌胖嫩白滑。意此必肺气大虚,腠理不固。初以黄 汤加五味子、附子各二钱,自子至卯,连进三剂,其汗如故。思之良久,更用蜜炙黄 二两,人参五钱,白术一两,蜜炙升、柴、陈皮各一钱,归身、炙草、黑姜各二钱,白芍五味子附子各三钱,大枣五枚,一剂而敛。右文曰∶连服补敛之剂,汗俱不止,乃用升、柴、炮姜等,辛以散之,而汗反止,其故何也?予曰∶证本劳伤,脾肺中藏之阳陷而不升,卫外之阳虚而不固,以致阴气不降,乘虚外溢,故特用升、柴以升提下陷之气,黑姜以收固卫外之阳,使阳得在外而为阴之卫,斯阴得在内而为阳之守也。后用生金滋水等剂培养而愈。(《潜村医案》)

一少年上身汗出,三年不愈。用棉花子炒焦泡汤,服四、五日,汗出至足,后用归脾等汤调养而愈。(周慎斋)

附方

止汗方 治汗出不止。用五倍子为末,唾津调贴脐中,外用帛缚定,过宿即止。

又方 治盗汗,用冬桑叶一味,焙干为末,空心米饮下二钱,神效。

扑粉法 用牡蛎龙骨麻黄根赤石脂等分研末,绢包扑之,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述》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述》书籍目录
  1. 《医述》
  2. 《医学入门》
  3. 《医述》
  4. 《续名医类案》
  5. 《医述》
  6. 《续名医类案》
  7. 《证治准绳·幼科》
  8. 《冯氏锦囊秘录》
  9. 《张氏医通》
  10. 《冯氏锦囊秘录》
  11. 《张氏医通》
  12. 《医宗金鉴》
  13. 《临证指南医案》
  14. 《医学纲目》
  15. 《医碥》
  16. 《中医词典》
  17. 《医碥》
  18. 《止园医话》
  19. 《张聿青医案》
  20. 《圣济总录》
  21. 《顾松园医镜》
  22. 汉医《中医词典》
  23. 《古今医案按》
  24. 汉医《中医名词词典》
  25. 《古今医案按》
  26. 汉武帝看相《趣味中医》
  27. 《医经原旨》
  28. 汉唐时期《中医养生学》
  29. 《周慎斋遗书》
  30. 汉坦病毒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1. 《冷庐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