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怔忡

《医述》书籍目录

(附战栗颤振)

经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病发惊骇。

○肝脉惊暴,有所惊骇。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肝虚则目KTKT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阳明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

○诸病 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忧愁恐惧则伤心。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

○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

○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忧恐忿怒则伤气。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素问》)

哲言

惊悸者,忽若有惊,惕惕然心中不安,其动也,有时。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不静,其作也,无时。(《医学正传》)

有触而心动曰惊。无惊而自动曰悸,即怔忡也。(李东垣)

恐与惊悸相似而实非也。子和云∶惊者为自不知,恐者为自知故也。盖惊者闻响即惊,恐者心中恍恍然自知,如人将捕之状,及不能独自坐卧,须人伴侣,或夜须灯照者是也。

○脏腑之恐有四∶一曰肾,《经》云∶在脏为肾,在志为恐。又云∶精气并于肾则恐。二曰肝胆,《经》云∶肝藏血,血不足则恐。戴人曰∶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盖肝胆实则怒而勇敢,肝胆虚则善恐而不敢也。三曰胃,《经》云∶胃为恐。四曰心,《经》云∶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赤水玄珠》)

惊怖,即惊恐怖惧也,恐亦惧也,于义并同。凡连称其名以为提纲者,多是一阴一阳对待而言。如喜怒并称者,喜出于心,心居于阳,怒出于肝,肝居于阴;志意并称者,志是静而不移,意是动而不定,静则阴也,动则阳也;惊恐并称者,惊因触于外事,内动其心,心动则神摇,恐因惑于外事,内慊其志,志慊则精却。是故《内经》谓∶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又谓∶尝贵后贱,尝富后贫,悲忧内结,至于脱营失精,病深无气,则洒然而惊。此类皆是病从外事触动内之心神者也。若夫在身之阴阳盛衰而致惊恐者,惊是火热灼动其心,心动则神乱,神用无方,故惊之变态不一,随其所之,与五神相应而动。肝藏魂,魂不安则惊骇。肺藏魄,魄不安则惊躁。脾藏意,意不专则惊惑。肾藏志,志慊则惊恐。胃虽无神,然为五脏之海,诸热归之,则发惊狂,闻木音惕然心动也。

恐者,是热伤其肾,肾伤则精虚,精虚则志不足,志本定而不移,故恐亦无他状。《内经》于惊之病邪者,有火热二淫司天在泉胜复之气,有各经热病所致,有三阳积并,有气并于阳,皆为惊病。故病机统而言曰∶诸病惊骇,皆属于火也。于恐之病邪者,有积气并于肾则恐,有血不足则恐,有阴阳相搏则恐,有胃气热肾气弱则恐,然于肝之惊恐互相作者,以其脏气属阳居阴,纳血藏魂,魂不安则神动,神动则惊;血不足则志慊,志慊则恐。故二者肝脏兼而有之。似此之类,于火热二淫属感邪之外,余者之惊恐,皆因人气之阴阳所动而内生者也。

○惊恐二病,与内外所因,其治法同乎?异乎?曰∶惊则安其神,恐则定其志,治当分阴阳之别,何得而同也?夫易之为卦,坎离交而后为既济。人以五脏应之,心为离火,内阴而外阳。肾为坎水,内阳而外阴。

内者是主,外者是用。又内主者五神,外用者五气。是故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及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奉,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定其志。不然,则神摇于内,阳气散于外,志惑于中,阴精走于下。既有二脏水火之分,治法安得无少异?所以惊者先安其神,然后散乱之气可敛,气敛则阳道行矣。恐者先定其志,然后走失之精可固,精固则阴气用矣。为外事惊者,虽子和氏谓惊者平之,平,常也,使病者时时闻之习熟,自然不惊。固是良法,不若使其平心易气以先之,而后以药平其阴阳之盛衰,则神可安志可定矣。(《推求师意》)

怔忡之病,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得安者是也。然古无是名,其在《内经》则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在越人、仲景则有动气在上下左右之辨,云诸动气皆不可汗下者是也。凡此者,即皆怔忡之类,此证惟阴虚劳损之人乃有之。盖阴虚于下,则宗气无根而气不归原,所以在上则浮撼于胸臆,在下则振动于脐旁。虚微者动亦微,虚甚者动亦甚。凡患此者,速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凡治此者,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若或误认为痰火而妄施清利,则速其危矣。

○惊有二证∶有因病而惊者,有因惊而病者。如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病发惊骇,及伤寒阳明证,闻木音则惕然而惊之类,此则或因岁火之盛,或因岁木之衰,或因风热之相搏,或因金木之相制,是当察其客邪之轻重,兼治其标。若因惊而病者,如惊则气乱而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之类,此必于闻见夺气而得之,是宜安养心神,滋培肝胆,当以专扶元气为主治。此固二者之辨,然总之主气强者不易惊,而易惊者必肝胆之不足者也。故虽有客邪,亦当知先本后标之义。又如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惊恐虽同类,而不知恐之伤人尤甚于惊。

何也?盖惊出于暂,暂者可复;恐积于渐,渐者难解。甚至心怯而神伤,精却则阴痿,日消月缩,不亡不已。

此非大勇大断,必不能拔去病根,徒费药力也。予尝治暴惊者,十愈八、九,治恐惧者,十不得其一、二。(张景岳)

怔忡大概属血虚与痰。有思虑便动者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也。瘦人多是血虚,肥人多是痰饮。时觉心跳者,是血少不能养心也。

○病因惊而得者,惊则神出于舍,舍空得液则成痰,血气入舍,则痰拒其神不得归焉。(朱丹溪)

怔忡,心血少也。其原起于肾水不足,不能上升,以致心火不能下降。治宜归脾汤,去木香加麦、味、枸杞,吞都气丸。如挟包络有余之火而兼痰者,加生地黄连贝母之类以清之。(《己任编》)

脉候

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金匮》)

选案

一女年十余岁,病心悸,常若有人捕之,欲擗地而无所容,母抱于怀,婢护于外,犹不能安寝。医者以为心病,用安神丸镇心丹,不效。诊脉细弱而缓。谓曰∶此胆病,服温胆汤而安。(汪石山)

附战栗颤振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

人恐极而战栗者,由恐为肾志,其志过度则伤肾,肾水衰,则心火自盛而为战栗也。如酒性热,饮多则令人战栗。(《原病式》)

河间曰∶战栗动摇,火之象也。或言为寒者,未明变化之道也。此由心火热甚,亢极而战,反兼水化故也。

若据此说,则凡见寒战,皆为火证,何以《经》曰∶阴胜则内寒。又曰∶阳虚则外寒。又曰∶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又曰∶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凡此皆属《经》言,而河间悉言为火,其然否可知也。(《景岳全书》)

颤振,有谓作诸禁鼓栗者,非也。诸禁鼓栗,乃斗牙战摇,似寒而实热也。颤振乃兼木气而言,惟手足肘前战动,外无凛栗之状。(孙一奎)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述》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述》书籍目录
  1. 惊恐怔忡《医述》
  2. 惊恐血崩证《临证实验录》
  3. 惊恐重症赖补养《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4. 惊恐脉案《类证治裁》
  5. 惊恐重症赖补养《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6. 惊恐劳力诸伤《灵素节注类编》
  7. 惊狂《黄帝内经太素》
  8. 惊恐发作和惊恐障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9. 惊狂《中医词典》
  10. 惊恐(养生余录 上)《古今医统大全》
  11. 惊狂《医效秘传》
  12. 惊厥与失神发作《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3. 惊痢《中医词典》
  14. 惊厥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15. 惊痢《医述》
  16. 惊厥(抽搐)《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17. 惊门《张氏医通》
  18. 惊厥《儿科学》
  19. 惊衄《中医词典》
  20. 惊厥《中医名词词典》
  21. 惊癖《中医词典》
  22. 惊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3. 惊气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4. 惊悸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5. 惊气丸《医方考》
  26. 惊悸怔仲《证治汇补》
  27. 惊气丸《普济本事方》
  28. 惊悸怔忡主方·即补心汤《痰火点雪》
  29. 惊热《中医词典》
  30. 惊悸怔忡门《医方考》
  31. 惊热《幼幼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