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述》书籍目录

名言节录

疹者,痘之末疾也。脾肺二经受病,内应手足太阴,外合肌肉皮毛,犹天地诊戾不正之气,故曰疹也。

然未痘先疹,痘后必复疹,惟痘后而疹者,方为正疹。在苏松曰痧子,浙江曰 子,江右湖广曰麻,山陕曰肤疮、曰糠疮,名殊而证则一。

○初热一日,至次日鸡鸣时,其热即止,惟觉五心微热,咳嗽,流鼻清涕,或腹中作痛,饮食渐减,到申末酉初,其热复来,如此者四日。手按发际热甚,面热少减,咳嗽连声,腮赤眼泪,嚏喷频发,或鼻中血出,至第五日,其热不分昼夜。六日早时,疹出颐下,细细红点,至午时,两手背并腰下及浑身密密俱有。七日普遍掀发,鼻涕不流,嚏喷不行,至晚,两颐颜色渐淡。此验出疹之要法。

○凡疹热起至收完,但看右手一指,脉洪大有力,虽有别证,亦不为害。此定存亡之要诀。

○凡疹发热,六日而出,此常期也。若用药太早,耗伤元气,及至出时,或嗽止变喘,或出而即隐,或作大泻,或合目而喘,此皆用药太早之过也。治法,必待见疹方可徐徐升表,然亦有次第。凡药一剂,须分作数次服。盖疹在皮里膜外,若一剂作一次服,药催太急,多致烦躁谵语,宜慎。

○疹热五、六日,势将出矣,病家见医药不效,医家见嗽热不除,或作别证治之,或又更医,此世俗之大忌,因而误事者不少。

○治疹须因时用药∶温暖时月,发以辛凉,防风解毒汤;暄热时月,发以辛寒,黄连解毒汤;时寒时暖,发以辛平,升麻葛根汤;大寒时月,发以辛温,桂枝解毒汤

○凡疹,多于耳后项上腰腿先见,其顶尖而不长,其形小而匀净,色以淡红为吉。若色红甚者,兼火化也,化斑汤主之,白虎汤佐之;色白者,血不足也,治宜养营汤;色紫赤,干燥暗晦者,火毒炽也,滋阴凉血而热自除,所谓养阴退阳之义也,先用六一散解之,继进四物汤,换生地加柴、芩、干葛红花、翘、蒡之类,外有大青汤元参解毒汤皆可选用;色黑者热毒极矣,为十死一生之候,勿妄施治,不得已,急用大青汤解之,惟宜烧人粪调服,可以转变,服而不效者不治。

○疹出一日忽没者,风寒所迫而然,不急治之,胃烂而死。舌白至唇湿处,是其征也。宜消毒饮升麻汤等发之。

○疹证多呕吐,不必治呕,但治其疹,而呕自止,况呕中便有发散之义。

○初热至五日,每多腹痛,乃大肠火郁之故。勿认伤食,消导手揉,为害甚重。

○疹出之际,不思食者,胃为毒瓦斯所壅故也。

疹尽毒解,即思食矣。不可啖面,惟啜稀粥,宜少而频,俟其气清神爽,身体不热,渐渐加添,庶无他虑。

○凡患麻疹,初起至收,个个好饮凉水,不可禁止,宜少与之,则毒瓦斯渐解。

○生生子曰∶麻疹咳嗽喘急,用痘科大、小无比散,每服五、七分,大者一钱,即刻喘定而睡,醒后,神安气和而愈,乃热毒从小便出也。

○疹初忌泻,亦有始终泄泻不妨者,禀之强弱异也。

疹毒上攻于肺,肺与大肠相表里,外应皮毛,故多咳嗽、泄泻。得之早者,其嗽必减。致变喘逆,嗽实喘虚,得嗽者出,得喘者入,合目懒倦,其疹时出时没,喉痰胸满,面色变白,疹闭不出,因而告危。

○疹出泄泻,或泻稀水频数者,有吉有凶,要看疹透不透。若遍身稠密红紫者,此乃阳火得泄,吉也。疹一发透,其泻自止。

宜用升麻葛根汤。若疹已收,泻犹未止,验其体热,疹必未透,前药加翘、蒡、黄连木通,以分利之。若疹色淡,体不热,口不渴,大小便利,饮食少进,此为凶象,乃虚寒之证,治当温补,或兼收涩。若火毒未净,喘而泄泻溺涩者,柴芩汤。烦渴作泻者,白虎汤猪苓汤。疹家不忌泻,泻则阳明之邪热得解,是亦表里分消之义。

○疹出二、三日,两鼻俱干,收完时,毒瓦斯轻者,清涕即来,就思饮食,不必服药。若清涕来迟,不思食者,仍须清肺解毒

○疹后多嗽,余毒假嗽而散,旬日之内,尚宜有嗽,不可见嗽多而治嗽。

○疹后阴血因受煎熬,故多虚耗,以致身热不已,午后尤甚者,治当滋阴清火,养阴退阳。

○疹后余毒入胃,久而不散,以致牙龈黑烂而成走马牙疳,沿及两颊浮肿,鼻生红点,穿颊破腮,缺唇堕鼻,声哑,不食,而为崩砂狐惑败坏之证。

○疹后烦热呕吐者,毒留肺胃也,化斑汤解毒汤。壮热干咳便秘烦渴者,疹邪不解也,三黄丸利之,或凉膈散金花丸。虚烦者,竹叶石膏汤半夏花粉。热虽退,渴咳不止者,生脉散加甘、桔、二母、花粉

○疹后自利者,积热移于大肠也,四苓散木通、芩、连、白芍,或益元散。利下鲜血者,白头翁汤

此由热邪内陷故也,大忌止涩。

○疹后喘嗽痰血者,毒留肺胃也,治用芩、连、山栀、元参、知母、花粉、人中黄

○疹后潮热干咳,便溏食减者,中气虚也,宜补之,六君汤。微微咳嗽者,余毒未净也,清肺饮、消毒饮。疹后咳嗽,但清余热,消痰壅,自愈,如贝母、甘、桔、麦冬、花粉、薄荷、元参之属,勿用收敛。

○疹后发热烦躁,闷瞀惊悸者,阴血衰耗,毒乘心肝也,宜养血安神,四物汤川芎麦冬枣仁竹叶灯心甘草菖蒲茯神黄连辰砂。亦有不应药而成疳瘵者。

○疹后声哑不出,喘渴身热不退,久不愈者,此热毒未尽,肺金受克故也,清金降火汤甘桔牛蒡汤,加知母、元参、竹叶、花粉、麦冬、杏仁

○孕妇出疹,以安胎清热为主,四物汤加味主治,或用黄芩一味,既能安胎,又能解毒。

○热毒蒸胎,胎多受伤,而母常无恙者,何也?盖疹与痘不同,痘宜内实,故胎落而母亡;疹宜内虚,故胎下而母安。然孰若子母两全之为愈也。(《仁端录》)

按万氏谓医用药太早,恐耗元气,故必待见点而后施治。及作一次服,恐药催之太急,此固其心得之法也。

然以愚见,则医有高下,药有宜否,但使见有确真,发无不当。则于未出之前,或解或补,必有得预防之力,以潜消其毒者;既出之后,亦必有善调之方,而不致催急者。此在善与不善,不嫌早与不早也。

○按万氏治疹诸条,皆极详妥,其中惟泻、喘二证,则最多疑似。盖二证之由疹毒,固当如其治矣,然有不因疹毒,或以脾气本弱而过用寒药,或以误食生冷,致伤脾胃而为泄泻者。虽曰由疹而发,然实非疹毒之病,但察其别无热证热脉,而兼色白气馁者,便须速救脾气,若执谓疹毒,则无不危矣。又如气喘一证,大有虚实,盖十喘九虚,若察其本非火证,又非外邪,或以大泻,或以大汗而致喘者,必皆气脱之候。凡此二者,不可不加细察。

○按万氏治疹发表之法,极尽随时制宜之善,然发表之义,亦最不易,如营卫不足,而疹有不能出者,其证甚多,若徒知发之,而不知滋之,非惟不能发,且恐穷其源矣。如伤寒三表之法,实亦有关于此。(张景岳)

疹虽胎毒,多带时行气候,暄热传染而成。其发与痘相类,其变比痘匪轻。先起于阳,后归于阴,毒盛于脾,热流于心,脏腑之伤,肺则尤甚,始终之变,肾则无证。初则发热,有类伤寒,眼胞困倦而难起,鼻流清涕而不干,咳嗽少食,烦渴难安,斜目视之,隐隐皮肤之下,轻手摸之,磊磊肌肉之间,其形若疥,其色若丹。出见三日,渐没为安,随出随没,喘急须防。根窠若肿兮,疹而兼瘾。皮肤如赤兮,疹尤夹斑。似锦而明,不药可愈,如煤而黑,百无一安。疮疹既出,调理甚难。坐卧欲暖,饮食宜淡。咳唾涎沫,不禁酸咸。忽生喘急,肺受风寒。

心脾火灼,口舌生疮。肺胃蕴热,津液常干。有此变证,治法不同。微汗毒解,热势少凶,二便清调,气行无壅。腠理拂郁兮,即当发散。肠胃秘结兮,急与疏通。鼻衄勿忧,邪从衄解。自利勿止,毒以利松。麻后多痢兮,热毒移于大肠,咳嗽喉痛兮,痰气滞于心胸。口渴心烦,法在生津养血。饮食减少,治宜调胃和中。余证无常,临期变通。

○疹与痘疮,始似终殊,原同证异。痘疮发于五脏,麻疹出于六腑,先动阳分,而后归于阴经,故标属阴,而本属阳。其热也,气与血搏,故血多虚耗。其治也,先发散行气,而后滋阴补血。凡动气燥悍之药,皆不可用。

○发热之初,憎寒壮热,鼻流清涕,身体疼痛,呕吐泄泻,咳嗽气急,腮红眼赤,审是麻候,宜服升麻葛根汤表之。得汗则皮肤通畅,腠理开豁,而疹易出矣。

○发热咳嗽之时,既明麻疹,其有出不快者,宜用麻黄汤羌活汤、消毒饮,发散解毒;外以芫荽酒糟蒸热擦之,自头至足为齐,头面愈多为佳。

○麻疹出后,见风没早,未清爽者,宜消毒饮加发散药,虽不复出,亦寻愈。

○疹出三日不没者,乃内有实热,宜四物汤加清利之药,则热自解而疹自消。

○或热或退,五、六日而后出者轻;淡红滋润,头面匀净者轻;发透三日而渐没者轻。头面不出者重;红紫暗燥者重;咽喉肿痛不食者重;冒风没早者重;移热大肠变痢者重。黑暗干枯,一出即没者不治;鼻扇口张,目无神者不治;鼻青粪黑者不治;气喘心前吸者不治;麻后牙疳臭烂者不治。(翁仲仁)

疹喜清凉,痘喜温暖,人皆知之。然疹初出亦须和暖则易出,只要发出得尽,则其毒便解。大抵疹出之际,虽寒勿用桂枝;虽虚勿用参、术,虽呕而有痰勿用半夏南星。(史演山)

麻痘形证大略相似,治者每严于痘而略于麻,不知痘之境宽,虽见险恶,犹可从容图治;麻之境促,变生顷刻,多不及救,故不可不预防也。预防之法,在病家,坐卧欲暖,饮食宜淡,二语尽之;在医家,慎发表,三字尽之。所谓慎发表者,其一体实之儿,火毒盛甚,发之太过,热壅于上,多有气粗喘闭者。医家见其喘闭,复以表药继之,热不能降,焚灼而死。抑思古方升麻葛根汤之用白芍,所以和阴也;麻黄石膏汤,发中有降也。

其一体虚之儿,出每迟滞,小经发散,元气已浮,医者谓出未透,更重发之,麻虽出而阳气尽拔,无阴以摄,致喘脱者多矣。予用地黄汤,加人参纳气归元,曾救一、二。故凡见体弱之儿,颅开面白,目无神,或疟痢病后,出得迟缓,即当照顾元气,不可过行发表。

○或问∶痘出于脏,麻出于腑。胃,腑也,何以痘多胃热发斑之证?肺,脏也,何以麻多肺闭喘促之证?予曰∶痘出于脏而赴于胃,是由脏而之腑,胃主肌肉故也。麻出于腑,而甚于肺,是由腑而之脏,肺主皮毛故也。然则痘之出,五脏之毒,而胃总受之。麻之出,六腑之毒,而肺总受之。所谓先起于阳者,出于六腑也;后归于阴者,肺受之也。

○麻疹之出,不离肺胃两家,喘闭者肺证也,烦渴者胃证也。冬月喘闭,麻黄杏仁为救急之药,治之速,麻出喘定而解。若夏令出麻,麻黄与时不合,庸工不识,一见喘闭,执而用之,每多随药而死。盖麻多火证,火甚克金,夏令金亏,天人皆病,麻黄万不能受。冬月之喘闭,有面青唇黯肢冷者,故可用麻黄。夏月肺气已亏,表气已开,断无寒证。间有肢冷者,是阳气亏不能四达也,只可荆、防、甘、桔,从轻用药。气亏甚者,可加人参;火甚者,升麻石膏汤。喘定者可治。

○胃热烦渴者必多汗,此纯是里热,即荆、防、葛根亦不可轻使,升麻石膏汤,乃对证之药,合之甘、桔,则肺胃两家之热解矣。喘闭证在一、二朝见,汗渴证在五、六朝见。肺不容邪,其变也速。胃能容受,其变也迟。

○麻之出必先咳嗽,不嗽而出非麻也。出而喷嚏者吉,肺气通也。

○盛夏之令,火旺金伤,保肺为上,轻轻一散,即宜保肺,石膏梨汁二味最妙。

石膏一味,为麻证之至宝。色白属金,味甘微辛,升中有降,降中有升,虽为清胃之药,实保肺之灵丹也。

○刑金之火,由胃而来,石膏本清胃之药,而清肺者是与之去路也。

○夏月无麻黄证,其有不出者,是正气为热所伤,不能升举,疏托中宜兼益气,是予得心之处。

○其有富贵之家,麻毒本甚,更加郁遏太过,火甚金伤,致生喘促者,《经》谓壮火食气是也。急宜泻火保肺,不得再行表散。

○亦有贫寒之子,破屋当风,衣不蔽膝,麻毒正出,外受寒邪,忽生喘促者,急宜温散,使表气宣通,麻毒得解,否则麻闭,顷成不救。

○前二证,一经帮助,不难分辨。复有火毒本甚,外感寒邪,外虽寒而中实热,又宜表里双解,古人有麻黄石膏汤,予仿其法,全活甚多。

又有火毒本甚,父母只知郁遏,医家只知表散,内外交炽,火极似水,反生厥逆之象者,书谓热深厥亦深是也,宜白虎汤加黄连。若作寒治,殆矣。

○治麻有三法∶一升散,一降火,一养阴。善用者,升散之中,即寓清凉之意;养阴之剂,不离生发之机。

○麻点隐隐未透,发热咳嗽,有涕泪,宜升散;两颊不透,宜升散;发热肢冷,面不赤,唇不燥,宜升散;喘促鼻扇,辨得是表邪,宜升散;泄泻日五、六行,宜升散。

○麻疹已出,壮热不退,宜降火;呕吐烦渴,吐出长虫,宜降火;不食,宜降火;热盛烁金而喘,宜降火;鼻衄,宜降火;小便不利,宜降火;喉痛腮肿,牙痛口疮,宜降火;牙疳臭烂,宜降火。

○麻疹三、四日后,大热不退,宜养阴;紫点不收,宜养阴;脉来数大,宜养阴;夜热心烦, 齿,宜养阴;音哑不清,宜养阴;目赤羞明,宜养阴;身痒便燥,宜养阴。

○宜升散而不升散,重则顷成喘闭,轻则余毒淹缠。宜降火而不降火,则肺胃受伤,或音哑烦渴,或牙疳口疮。宜养阴而不养阴,则午后潮热,肌肤瘦削,渐成疳证。

○麻出总要表透,表一透,里热虽甚,清之可愈;表未透,毒陷于中,门户一关,发表不可,养阴又不可,多致因循而死。

○表透者,非皮毛之表,要从脏腑透出,没得从容,才是表透。

亦有火毒甚,外见繁红,没后犹作牙疳、肺者,或鼻衄下痢者,脏腑之毒未透出也。

○麻痘之毒,由脏腑而出,虽已到表,而根蒂在里,解字从表,化字从里,表虽解而里不化,其为后患实多。

○肺主皮毛,麻虽出于六腑,必从皮毛而解,故不离乎肺。解之不透,久咳潮热,累成麻疳。此疳字非疳积之疳,因其潮热肌瘦,有似乎疳耳。治宜润肺为主,辛燥药用不得。

○解表之药,从阳分,从气分,其效速而易见;化毒之药,从阴分,从血分,其效缓而难成。《金镜录》养阴退阳四字,治麻之要诀也。

○养阴退阳,书用四物汤,予少时常习用之,多不获效,以归、芎辛温之性为不合也。因制生地、丹皮、麦冬、赤芍为麻疹四物汤,节节应手。古方不必尽泥,师其意可也。

○麻后潮热,最为可嫌,发在午后,天明退凉,退时脉平静,发时脉数大,唇红舌赤而无苔,切牙揉鼻人渐瘦,每多不治。间有能食者,大剂养阴,可救一、二。

○胃为受毒之壑,遗热甚多,其急莫如牙疳。牙疳是失清之证,必须大剂清里。若便闭者可下之,使热毒内泄,与痘后同治。予前集有勒马饮,甚者加大黄急下之,稍迟不但齿落腮穿,更有唇鼻皆烂者,涂药不过帮扶而已。

○麻后音哑者,多由火甚伤金,治宜甘、桔、牛蒡、山栀之属。麻后口疮,治法同牙疳,臭烂与痘后同治。往年麻证多不损目,迩来有损目者,其来甚速,二、三日间翳膜遮透,即不能治。缘儿本有肝热,更加郁遏,或病家不知是火,饮以芫荽酒,遂令热毒攻目。速宜清凉养阴退阳,不可再行疏散。

○麻后咯吐脓血腥臭,有肺痈者,有胃痈者,皆肺胃遗毒为患。

循经而出,则为牙疳,着于脏腑,则为痈也。治当辨其在肺在胃。予用甘、桔、牛蒡银花、料豆、枳壳赤芍数味,在肺加山栀、贝母、桑皮,在胃加生地、花粉、木通以佐之。身无大热者,可治。

○问∶牙疳肺痈可治者,何也?此毒已化而出也。毒化而脏腑不败者可治,脏腑败者不能治也。(《橡村痘诀》)

选案

一儿三岁,病患疟痢,两月未痊,正气大亏,传染出麻。发热咳嗽,麻点隐隐,淡白不见,气不足以息,目无神,四肢冷。予曰∶麻初见点,原无补法,但此儿正气大虚,又当破格用药。因以荆、防、蝉蜕前胡各四分,人参、升麻、甘、桔各三分,加生姜少许,一剂麻透,除升麻加牛蒡,二剂喘定,麻渐退。

○张佩西翁孙,隆冬出麻,发热呕吐,麻点隐隐不透,初用疏托药,呕吐不止,心烦躁渴,加石膏五钱,吐仍不止,共吐长虫一十八条,忽然昏厥,奄奄欲绝,复切其脉,滑数有力。缘此子胃火本盛,加以红炉密室,叠障重茵,火郁于内,则肺胃伤,津液竭,以致表气不通,呕甚则虫不安,故随呕而出。其昏闷厥冷者,乃壮火食气,热深厥亦深。参之唇舌,全是火证,病重药尚轻也。乃用石膏四两,知母、黄连、山栀、花粉各一钱,升、葛、荆、防、赤芍、牛蒡各六分,芫荽八分,甘草四分,服药后,反令揭去重裘,卧未超时,火势尽发,壮热面赤,麻出如堆。再剂遍身皆透,热势渐减,药亦当退,乃除荆、防、芫荽、黄连,加入连翘、木通,石膏减半,至晚其热复甚,心烦躁渴,无可如何,复用黄连、石膏如前数,始得安卧热平。二、三日外,麻色焦紫不退,知其热甚伤阴,乃用养阴退阳之剂,生地五钱,丹皮、麦冬各三钱,桔梗、牛蒡、栀仁、花粉各一钱,石膏五钱,甘草五分,守过七朝,计服过石膏二斤,黄连一两。治麻数十年,火证之甚,无过于此,共当时有虑其昏脱者,欲煎独参汤灌之,非予力主清凉,顷成不救。(许宣治)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述》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述》书籍目录
  1. 《医述》
  2. 《续名医类案》
  3. 《证治准绳·幼科》
  4. 《医学纲目》
  5. 《寿世保元》
  6. 《中医词典》
  7. 《审视瑶函》
  8. 枕中方《备急千金要方》
  9. 《急救广生集》
  10. 枕叶症状群《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1. 《仁术便览》
  12. 枕陷《中医词典》
  13. 《仁术便览》
  14. 枕后位《妇产科学》
  15. 《友渔斋医话》
  16. 枕骨(玉枕骨)《中医名词词典》
  17. 《友渔斋医话》
  18. 枕骨《人体解剖学》
  19. 《专治麻痧初编》
  20. 枕骨《中医词典》
  21. 《存存斋医话稿》
  22. 枕骨《经络全书》
  23. 《也是山人医案》
  24. 枕矼(gōng)法《中医词典》
  25. 《金匮钩玄》
  26. 枕大神经痛《神经病学》
  27. 《伤寒指掌》
  28. 枕材《证类本草》
  29. 疹(附小儿丹毒)《立斋外科发挥》
  30. 《中医词典》
  31. 疹斑《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