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重症赖补养
惊者惊骇也。或见非常之物,或闻异常之声,或履险临危。感受于外,卒然人心,而生惊骇,其症自外而入。恐者畏惧也。恐恐然,惕惕然,怖畏不能自持,其病自内而生。惊之与恐,既可独立成病,亦可相因而成;惊可致恐,恐则易惊。
惊恐虽均属七情之病.而于五脏之中,惊病与心肝两脏关系最切。《医学心悟》曰:“《内经》云:东方色青,人通乎肝,其病发惊骇。惊虽属肝,然心有主持则不惊矣。”恐病多发自心肾,《医学心悟》又曰:“恐为肾志,亦多由心虚而得。《经》云:心怵惕思虑则神伤,神伤则恐惧自失。”
惊恐之治法,因惊症多由“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故治惊多以清心化痰安神镇静为主,方用温胆汤、朱砂安神丸、安神定志丸之类,多从治心人手。至于恐症则常从虚治,以补肾定志,宁心安神、益气养血为法。《医学心悟》主以十全大补汤或八味丸加鹿茸,重在培补真元,实从经验而来。
对于惊恐重症,必须持之以恒,坚持用药方始有效。程钟龄曾曰:“予尝治惊悸恐惧之症,有用大补数十剂,或百余剂而后愈者,毋谓七情之病而忽视之也。”程氏此语,若非历练有素而深入轩岐堂奥者,莫能道也,余复闻斯语而感慨系之。余于两年前治一惊恐重症患者,经治年余始见大效,异常之病态才基本好转,情志及思惟方趋正常。今述其治疗过程于下:
陆氏,女,三十九岁,为市郊某单位干部。1995年2月23日余处初诊。患者于1990年出差东北某地,偶于夜间独自散步于外,突遇一疯人蓬首垢面,踯躅道侧,见陆独身漫步,则直趋擒陆。陆见状惊惧不胜,拼力逃遁。疯人随后追赶,久之方始逃脱.及至宾馆已魂飞魄散,瘫软不能自主矣。回沪后神情萎顿,呆若木鸡,不惟生活不能自理,且一日三餐均须其母喂食。每日五更两手痉挛、口唇抽动,同时口中呜呜鸣叫不已。及至天明,痉止叫息。须由家人喂以流质食物始渐能醒,然后须由父母给予穿戴盥洗。至1991年12月经市某医院CT检查,确诊为“双侧小脑萎缩”。并经市有关专家多次会诊,有“小中风”及“癫痫”两种意见,最终之结论为“癫痫”,嘱须终身服药。
当时见证如上述症状外,见其兀然呆坐,面对电视机,双目定睛少瞬,表情严肃,语言蹇涩,对答勉强,但所答内容大多正确,少数为答非所问。由于两髋关节处牵强,故步履时常直脚行走,略似中风后遗症,且走路时左手能自由摆动,而右手紧贴身侧,不能摆动。同时只能往前:卣行,头部不能左右顾盼。饮食及二便尚属正常,经汛如期。至余诊时病已五年,加上其夫屡欲与之离异,弃之不问,父母无奈,领回照料,患者内心又增一层精神之创伤与压力,对于治疗徒增孽障。其脉初按时弦滑数而有力,过五分钟后复诊之,则变弦小数软,不任寻按。舌质呈淡姜黄色,中心略瘪。苔则微黄粗糙而干。
余思陆氏所患为惊恐重症,惊则心乱神伤,肝胆气逆,痰浊骤生,经络阻滞,遂生诸症。至于定时手脚抽动,口中呜叫,乃因子丑为肝胆经气生旺之时,痰浊随两经之气升逆无制,至寅时肺金用事,欲制肝逆而不能,肝气逆上侮肺,则木叩金鸣而见口中呜叫。肝气不受金制,横溢四肢则抽搐。治拟养气血,安心神,疏肝胆,化痰涎,潜虚阳,熄内风。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增入益气、化痰、清心、安神诸品,服药两周,四肢抽动及口中呜叫大减。适经汛来临,诸证又见加甚,脉现沉小涩,改拟补阳还五汤加补益肝肾,祛风通络之物,诸证大好,遂以此方续服三月,然证虽减而终不见根本之转机,病体亦不见恢复。余反复分析推敲,认定此证当从虚治。遂采用程钟龄法,以十全大补汤合《张氏医通》之远志丸(人参、龙齿、菖蒲、茯苓神、朱砂、五味子、山药、萸肉、枣仁、黄芪)加减为方。其药用:
党参30g 黄芪30g 焦白术10g 茯苓神各10g 甘草3g 生熟地各30g 当归9g 炒白芍9g 陈皮9g 炙远志9g 石菖蒲6g 五昧子3g 磁石30g 先煎生枣仁30g 苦参9g
另以蜈蚣、全蝎等量研末,即古方止痉散也。每日服二次,每次1.5g,以止其四肢抽搐。
上方中减去十全大补汤中之肉桂。盖患者心肝痰热较重,稍用热药即不适。后于方中去苦参,加入炙龟板30g 天门冬30g 见效益佳,定为基本方,随证加减予服。后又添入朱砂安神丸加强清心安神之效。
以上方为基础共进退服用一年六个月,每月仅停药休息一、二日,药后神志清晰,记忆及情态基本恢复,可与人正常交谈,能复述所观电视节目。清晨抽搐虽未全除,而已甚微,鸣声亦然。能自行穿衣用餐,行走时四肢协调自然,能协助母亲粗理家务。患者之舌质已由淡姜黄色转为正常人之淡红色,糙黄苔已成薄黄润泽苔。此为其内在正复邪退,病体向安之征兆。然其停药为时未久,其疗效尚须时间考验也。

- 惊恐重症赖补养《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惊恐怔忡《医述》
- 惊恐重症赖补养《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惊恐血崩证《临证实验录》
- 惊狂《黄帝内经太素》
- 惊恐脉案《类证治裁》
- 惊狂《中医词典》
- 惊恐劳力诸伤《灵素节注类编》
- 惊狂《医效秘传》
- 惊恐发作和惊恐障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惊痢《中医词典》
- 惊恐(养生余录 上)《古今医统大全》
- 惊痢《医述》
- 惊厥与失神发作《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惊门《张氏医通》
- 惊厥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惊衄《中医词典》
- 惊厥(抽搐)《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惊癖《中医词典》
- 惊厥《儿科学》
- 惊气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惊厥《中医名词词典》
- 惊气丸《医方考》
- 惊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惊气丸《普济本事方》
- 惊悸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惊热《中医词典》
- 惊悸怔仲《证治汇补》
- 惊热《幼幼新书》
- 惊悸怔忡主方·即补心汤《痰火点雪》
- 惊热《证治准绳·幼科》
《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内容提要
- 序一
- 序二
- 自序
- 述作类
- 内科类
- 感症小议
- 外感风热误药致变
- 秋感温燥凉解宜
- 温病岐视
- 瘀血头痛兼阴虚遗泄
- 瘀血发热二例
- 惊恐重症赖补养
- 赭石立治脑震荡
- 镇肝熄风法治愈脑挫伤
- 镇肝涤痰疗癫狂
- 中风偏枯治法刍议
- 口眼㖞斜仗“圣愈”
- 历节风痛误药辨治
- 甲亢效方当归六黄汤
- 小柴胡汤愈肺痨
- 虚劳咳嗽拯阴蠲
- 五味子治咳宜忌谈
- “百合”妙蠲“老慢支”
- 培土生金愈久嗽
- 平衡五脏治久咳
- 饮邪咳喘青龙祛
- 二十年痰喘两月解
- 小议“截喘”说治喘
- 小儿肺炎奇验案
- 心房纤颤
- 心衰愈后呃逆
- 胃痛慎用辛香温燥
- 益气健脾愈胃疡
- 橘皮竹茹消胃炎
- 饮食疗法胃疡平
- 扶土抑木除脘痛
- 饮证说约
- 肝炎杂说
- 顽固腹痛温肝治
- 肠痈验方酒煎红藤饮
- 痛泻要方治痛泻
- 便秘良药决明子
- 填精益肾疗骨疾
- 诈病经治记
- 肿瘤类
- 外科类
- 妇科类
- 皮肤科类
- 五官科类
- 方药类
- 针灸推拿气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