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皮疹辨病
皮疹多为全身性疾病的征候之一,是诊断某些疾病,尤其是皮肤科疾病的重要线索和依据。皮疹在临床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出现规律也有特殊性,形态也不同,在发现皮疹后应重点观察其颜色、部位、大小、出现与消失时间,压之有何变化,是否凸出于皮肤表面等。皮疹的出现,多与某些传染病,皮肤病,药物及食物过敏有关。
(1)斑疹 表现为只有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会隆起于表皮,多见于斑疹伤寒、丹毒,和风湿病引起的多形性红斑等。
(2)玫瑰疹 表现是一种颜色鲜红的圆形斑疹,直径大约有2~3mm,拉紧附近皮肤或者用手指按压可使其消失,但松手后又会重新出现,主要出现在胸腹部,这种疹形对伤寒和副伤寒有特征性诊断价值。
(3)丘疹 特点是除了有局部颜色的改变外,还隆起于皮肤表面。常见病有药物疹、麻疹、猩红热以及湿疹等。
(4)斑丘疹 特点为在丘疹周围有因皮肤发红而形成的红色底盘。常见病有风疹、猩红热、药物疹等。
(5)荨麻疹 特点为稍稍凸起于皮肤表面的银白色或红色的局限性水肿。最多见于摄入某些蛋白性食物或药物后出现的过敏反应,发作时很快便出现于皮肤表面。

- 皮疹辨病《常见病自测》
- 皮疹《百病自测》
- 皮蒸《中医词典》
- 皮疹《物理诊断学》
- 皮脂《外科全生集》
- 皮炎湿疹皮肤病《皮肤性病学》
- 皮脂囊肿《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皮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皮脂腺《组织学与胚胎学》
- 皮虚实方二首《外台秘要》
- 皮脂腺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皮虚实《备急千金要方》
- 皮脂腺囊肿《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皮鞋底《本草易读》
- 皮脂溢出《皮肤性病学》
- 皮下组织《组织学与胚胎学》
- 皮脂溢出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皮下组织《皮肤性病学》
- 皮质《组织学与胚胎学》
- 皮下注射法《基础护理学》
- 皮质醇增多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皮下结节和肿块《物理诊断学》
- 皮质醇增多症《内分泌学》
- 皮下结节辨病《常见病自测》
- 皮质醇增多症《泌尿外科学》
- 皮纹先兆——手相学、足相学《中医疾病预测》
- 皮质醇总量《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皮纹先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 皮质激素抑制药《药理学》
- 皮痿《中医词典》
- 皮质类固醇过度分泌《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常见病自测》
- 主编:张勤、胡宏宇、吴翥镗
- 前言
- 第一章 常见症状辨病
- 第二章 神色形态辨病
- 第一节 望神辨病
- 第二节 望面色、面容辨病
- 第三节 发育和营养状态辨病
- 第四节 体位和姿态辨病
- 第三章 观察机体局部辨病
- 第一节 皮肤
- 第二节 毛发辨病
- 第三节 头颅辨病
- 第四节 眉毛辨病
- 第五节 眼睛辨病
- 第六节 鼻
- 第七节 口腔
- 第八节 颈部辨病
- 第九节 胸廓形态辨病
- 第十节 脉搏辨病
- 第十一节 腹部辨病
- 第十二节 脊柱辨病
- 第十三节 四肢形态辨病
- 第四章 观察分泌物排泄物辨病
- 第五章 饮食起居辨病
- 第六章 妇科疾病自测
- 第一节 月经和白带辨病
- 第二节 乳房辨病
- 第三节 非经期阴道出血和腹痛辨病
- 第七章 儿童疾病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