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听觉异常辨病

《常见病自测》书籍目录

耳部常见的临床自觉症状有耳鸣耳聋重听等,皆为听觉异常的病症。其中耳聋和重听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不闻外声为全聋。耳聋可由耳鸣发展而来,所以古人有“耳鸣乃耳聋之渐”的说法。

1.

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中鸣响,如闻蝉鸣或潮水声,或左或右、或两耳同时鸣响,或时发时止,或持续不停,妨碍听觉的称为耳鸣。耳鸣常为耳部或全身疾病的早期信号。常见病因有:

(1)耳部疾患 这类耳鸣多有耳病史,且在夜间呈加重趋势。耳部疾患引起的耳鸣可分为传导性耳鸣和感音性耳鸣。传导性耳鸣特点为病变一侧耳鸣,耳鸣音调低。传导性耳鸣多因外耳道阻塞,耳膜充血、内陷、穿孔、中耳腔积液或感染,耳硬化症引起。耳的感应部分是内耳。当内耳震荡、水肿(例如美尼尔氏症),听神经瘤等会刺激内耳产生感音性耳鸣。此类耳鸣一般为双侧性,若只累及一侧耳蜗,亦可为单侧耳鸣,耳鸣音调较高,呈间歇性,时有时无。

(2)全身病变 肾脏病、肝胆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气管炎、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当它们在全身功能紊乱时会出现耳鸣。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耳鸣具有音调高,呈双侧性的特点。

(3)药物中毒性内耳损伤 大剂量使用奎宁、奎尼丁、氯奎及常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会对内耳引起损害,发生药物中毒性耳鸣,甚至导致耳聋。药物中毒性耳鸣的特点是高音调和呈双侧性。不少服用链霉素、庆大霉素早期中毒的病人都会出现这种耳鸣。因此服用以上药物的病人在出现耳鸣时应立即停药,以免进一步损害听力导致耳聋。

(4)颈部疾患 颈部肿瘤或颈部疾患如颈椎病等压迫颈动脉时,可引起同侧耳蜗供血不足而导致耳鸣。其耳鸣的特点是持续性、低音调,同时随体位变化耳鸣程度可有变化。

(5)神经衰弱 大多数神经衰弱病人在头痛头昏失眠的同时多伴有耳鸣。这种耳鸣具有高音调与低音调不恒定、大多是双侧性。

在中医学中认为耳鸣多因气血不足、宗脉失养,或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搏,故发出耳鸣声。临床有虚实之分。一般说来暴起耳鸣声大,用手按耳而鸣声不减,如蛙聒或潮水声多为实症,多因肝胆火盛所致。渐觉耳鸣,如蝉鸣或蝇蚊声,常鸣而声音细小,以手按之,鸣声暂止或减轻者,则属虚症,多由肾阴虚或精气不足,耳失所养所致。

2.耳聋

耳聋是指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均表示听力有不同程度的障碍。正常情况时,外界声音经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传入大脑。上述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疾患,均可引起听力障碍

耳聋按其程度轻重不同可分为:

①轻度聋 听远距离的一般语音或近距离低声谈话有困难者。听力计检查,听阈在10~30分贝之间。

②中度聋 听近距离一般语音有困难。听力计检查,听阈在30~60分贝之间。

③重度聋 不能听到一般语音,仅能听到耳边的大声呼喊。听力计检查,听阈在60~90分贝之间。

④全聋 对大声呼喊或其他巨大声响,完全不能听到。听力检查,听阈在90分贝以上。

根据耳聋发生的时间,可将耳聋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获得性耳聋。根据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传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现按耳聋分型,将引起耳聋的常见原因分述如下:

(1)先天性耳聋 常见于①遗传因素:可以为显性遗传,也可以为隐性遗传或伴性遗传。部分患者常有内耳结构不发育或发育不全或伴有外耳、中耳畸形。②孕产期因素:孕期3月以内病毒感染、耳毒性药物、早期先天性梅毒,妊娠后期毒血症、分娩时外伤、胎儿窒息等。

(2)后天性耳聋 ①传音性耳聋:由于外耳或中耳病变,使传至内耳声能量出现不同程度减弱,从而听力出现不同程度减退。常见原因有:外耳道畸形,外耳道阻塞(可见于肿瘤、耳垢栓塞、外耳异物、闭锁等)、中耳外伤、中耳急慢性炎症、中耳结核、梅毒、鼓膜破裂、听骨链中断、耳咽管阻塞等。②感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是由于耳蜗螺旋器、听神经或大脑听区病变引起的耳聋。而其中最常见的是螺旋器的损害。常见原因有:急性传染病所致细菌或病毒感染、耳毒性药物损伤、颅脑外伤、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角病变及噪音损伤。

老年性听力减退是一种生理现象。由于机体衰老,螺旋器的毛细胞和神经节可发生变性,中枢神经系统也逐渐衰退,因而导致听力减退。但是,也有一部分是由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肝、肾疾病引起血管硬化,产生内耳血循环障碍,致使内耳器官退变,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在中医学中耳聋可分虚实。新病突发耳聋,多属实症,多因肝胆火盛,上壅于耳,清窍失灵所致。耳聋见于温病多由热邪蕴结上焦,蒙蔽清窍所致。还有外感风湿而致耳聋,并有鼻塞、头重、发热等兼症者,也属实症,较为易治。久病、重病、老年人出现耳聋、多属虚症,多因精血虚衰,不能上充于清窍所致,比较难治。所以有“新聋多实,旧聋多虚”的说法。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常见病自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常见病自测》书籍目录
  1. 听觉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2. 听觉损失《基因与疾病》
  3. 听力检查法《耳鼻咽喉外科学》
  4. 听觉器官《生理学》
  5. 听力损失及耳聋《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6. 听觉《生理学》
  7. 听神经动作电位《生理学》
  8. 听会《针灸学》
  9. 听神经瘤《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10. 听会《中医词典》
  11. 听神经损害《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2. 听会《针灸大成》
  13. 听声《医宗金鉴》
  14. 听幻觉《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5. 听声《医述》
  16. 听户《中医词典》
  17. 听声《证治准绳·幼科》
  18. 听河《中医词典》
  19. 听声《幼科释谜》
  20. 听呵《中医词典》
  21. 听声《厘正按摩要术》
  22. 听宫(一名多所闻)《针灸大成》
  23. 听声《幼科心法要诀》
  24. 听宫《针灸学》
  25. 听声审音《医学入门》
  26. 听宫《中医词典》
  27. 听声验病诀《察病指南》
  28. 听肺木《对山医话》
  29. 听声验病诀(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30. 铁柱散《明目至宝》
  31. 听声音《中医词典》

《常见病自测》

    《笔花医镜》在线阅读《濒湖脉学》在线阅读《察病指南》在线阅读《常见病自测》在线阅读《中医刺灸》在线阅读《丹台玉案》在线阅读《丹溪手镜》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