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脐部辨病
脐部是指肚脐及其周围一圈的部位。脐部的一些异常情况也与某些疾病有关。
脐部从形状上看,有的有明显的一个小窝,有的被一块组织覆盖而不明显,这多是由于出生时剪断脐带后愈合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形态。肥胖的人肚脐往往很大很深,这是由于肥胖造成的,没有特别的含义。脐部有下面一些情况应视为异常。
有些人,特别是小孩子,在咳嗽以后发现肚脐出来了,其实这是脐疝,是由于肚脐与腹腔存在一应该闭合而未闭合的通路引起的。咳嗽引起腹腔内压力过高,挤压脐部造成的,膨出的多为肠道。
正常人的脐部是没有分泌物的,如有了分泌物则是异常的病态。如分泌物是脓性,有臭味,多为肚脐发炎。如脐部发炎,即有红肿热痛的表现,并且溃烂,可能是化脓或结核感染。如果分泌出水样液体,并有尿味,这是由于脐尿管未闭合的表现。如果脐部出现溃疡并且摸上去非常硬,位置固定并向外凸起,多为癌症。
上面介绍了肚脐辨病的一些常识,生活中许多人尤其是儿童,喜欢用手去掏肚脐,小孩子多为好玩,成人多认为里面有脏东西。注意不可掏肚脐,这样做往往会引起发炎,而且这儿的腹壁很薄,炎症如加重,会有穿透至腹腔内的危险,引起更为严重的急腹症。如里头确有脏物,可用沾有酒精的棉杆将其拨出,动作亦要很轻柔才行。

- 脐部辨病《常见病自测》
- 脐不干《傅青主男科》
- 脐部疾患(脐湿、脐疮、脐血、脐突)《中医儿科学》
- 脐《慈幼新书》
- 脐部疾患(脐湿、脐疮、脐血、脐肿、脐突)《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 脐《药性切用》
- 脐肠《中医词典》
- 脐《本草从新》
- 脐虫怪病《急救广生集》
- 脐《医学入门》
- 脐虫怪病《奇效简便良方》
- 脐《中医词典》
- 脐虫怪病《奇方类编》
- 脐《经络全书》
- 脐疮《中医词典》
- 耆实《本草蒙筌》
- 脐疮《医宗金鉴》
- 耆婆治恶病《千金翼方》
- 脐疮《证治准绳·幼科》
- 耆婆万病丸《千金宝要》
- 脐疮《寿世保元》
- 耆婆万病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脐疮《外科心法要诀》
- 耆婆万病丸《备急千金要方》
- 脐疮、脐突《外科大成》
- 耆婆汤秘方(华佗耆婆汤)《华佗神方》
- 脐疮不合《奇效简便良方》
- 荠实《吴普本草》
- 脐疮候《诸病源候论》
- 荠苠《本草纲目》
- 脐带《中医词典》
《常见病自测》
- 主编:张勤、胡宏宇、吴翥镗
- 前言
- 第一章 常见症状辨病
- 第二章 神色形态辨病
- 第一节 望神辨病
- 第二节 望面色、面容辨病
- 第三节 发育和营养状态辨病
- 第四节 体位和姿态辨病
- 第三章 观察机体局部辨病
- 第一节 皮肤
- 第二节 毛发辨病
- 第三节 头颅辨病
- 第四节 眉毛辨病
- 第五节 眼睛辨病
- 第六节 鼻
- 第七节 口腔
- 第八节 颈部辨病
- 第九节 胸廓形态辨病
- 第十节 脉搏辨病
- 第十一节 腹部辨病
- 第十二节 脊柱辨病
- 第十三节 四肢形态辨病
- 第四章 观察分泌物排泄物辨病
- 第五章 饮食起居辨病
- 第六章 妇科疾病自测
- 第一节 月经和白带辨病
- 第二节 乳房辨病
- 第三节 非经期阴道出血和腹痛辨病
- 第七章 儿童疾病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