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嗜睡辨病
不论昼夜,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谓之嗜睡。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许多疾病都可引起嗜睡。因此,可据嗜睡的伴随症状,辨别引起嗜睡的原因。
①突然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或烦躁不安,2~3天后逐渐加重,重者可昏迷,惊厥,应考虑流行性乙型脑炎。
②嗜睡,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伴突发性的跌倒或跪下,睡醒后或入睡时虽然意识清楚,但全身无力不能动,睡眠幻觉多见于发作性睡病。
③嗜睡,智力和记忆力减退、面色苍黄浮肿,表情淡漠、皮肤干燥、粗糙、增厚、非可凹陷性水肿、指甲脱裂、眉梢、腋毛稀疏脱落,体重增加,心跳慢、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应考虑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④患者既往有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史,若出现嗜睡或神志朦胧,有时在饮食和谈话时也发生精神恍惚,头昏、头痛,两上肢见静止,快速,粗大,无节律的震颤,精神疲乏、无力,烦躁不安,应警惕肺性脑病,及时至医院就诊。
⑤患者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若出现白天嗜睡而夜间失眠,常常出现不安感,工作效率减低或计算错误,劳动后易疲劳,渐渐产生无力、呆板、记忆力减退、头重痛、恶心、呕吐、异味感、口渴、流涎、多汗、性欲减退、月经不调、肌力减退、腰痛、下肢痛、关节痛等症应警惕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及时到医院就诊。
⑥若患者患有暴发性肝炎、慢性反复发作型肝炎、肝硬化,出现白天嗜睡,夜晚失眠或梦魇,性格改变(例如成人患者易发生扮鬼脸、眨眼等幼稚轻率如儿童样的动作、表情欣快、举止反常、随地大小便、无目的地游荡、无理性的重复语言),定向力障碍,尤其对时间、地点更为严重,判断力及理解力亦减低。这时应考虑到肝性脑病发生的可能性,也应及时至医院就诊。
⑦若患者出现衰弱无力、嗜睡与不宁,失眠交替出现,易激动、焦虑、不安或淡漠、忧郁、意志不能集中、清晨易饥饿、头痛、软弱、出汗、震颤、情绪不稳及违拗症等低血糖反应,应考虑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
⑧若妇女产后出现白天嗜睡夜间失眠,淡漠、无力、过敏状态、记忆力减退,应考虑产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⑨若患者肥胖、伴周期性病理性饥饿、嗜睡、精神混浊、精神迟钝,记忆障碍,频繁便意,肢端紫绀,多汗,应考虑周期性饥饿一嗜睡综合症。
中医学认为嗜睡多因阳虚阴盛,或痰湿困滞所引起。如神疲欲睡、闭眼即睡、呼之即醒,或睡意不浓,朦胧迷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者,是心肾阳虚所致。头目昏沉而嗜睡,或伴身体重,脘痞腹胀者,是脾虚湿盛,湿困脾阳,清阳不开所致。从临床来看,还有病后身热好眠者是余热未清,病后无热而好眠者是正气未复。老年人困倦无力而嗜睡,是阳气虚弱,营血不足的表现。
由于睡眠是大脑皮质从兴奋转入抑制的过程,所以睡眠异常多由神经系统疾病或全身疾患影响及大脑所致。在睡眠异常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既往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肝病、肾病、肺心病等,出现嗜睡时往往是病情加重,影响到神经系统的反应,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昏睡、浅昏迷、深昏迷。因此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才不致于贻误病情。

- 嗜睡辨病《常见病自测》
- 嗜睡《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嗜酸粒细胞增多《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嗜偏食《中医词典》
- 嗜酸性肺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嗜眠候《诸病源候论》
- 嗜酸性粒细胞《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嗜眠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临床基础检验学》
- 嗜眠《杂病广要》
-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嗜酒丧身《寿世保元》
- 嗜酸性肉芽种《病理学》
- 嗜碱性粒细胞计数《临床基础检验学》
- 嗜酸性细胞《组织学与胚胎学》
-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嗜卧《中医词典》
-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嗜卧《普济方·针灸》
- 嗜铬细胞瘤《泌尿外科学》
- 嗜卧《古今医案按》
- 嗜铬细胞瘤《内分泌学》
- 嗜卧《针灸资生经》
- 嗜铬细胞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嗜卧部《本草易读》
- 嗜儿法《育婴家秘》
- 嗜卧欲寐《中医词典》
- 释证名《研经言》
- 嗜血杆菌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释运气定日下血气法《普济方·针灸》
- 嗜盐菌食物中毒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常见病自测》
- 主编:张勤、胡宏宇、吴翥镗
- 前言
- 第一章 常见症状辨病
- 第二章 神色形态辨病
- 第一节 望神辨病
- 第二节 望面色、面容辨病
- 第三节 发育和营养状态辨病
- 第四节 体位和姿态辨病
- 第三章 观察机体局部辨病
- 第一节 皮肤
- 第二节 毛发辨病
- 第三节 头颅辨病
- 第四节 眉毛辨病
- 第五节 眼睛辨病
- 第六节 鼻
- 第七节 口腔
- 第八节 颈部辨病
- 第九节 胸廓形态辨病
- 第十节 脉搏辨病
- 第十一节 腹部辨病
- 第十二节 脊柱辨病
- 第十三节 四肢形态辨病
- 第四章 观察分泌物排泄物辨病
- 第五章 饮食起居辨病
- 第六章 妇科疾病自测
- 第一节 月经和白带辨病
- 第二节 乳房辨病
- 第三节 非经期阴道出血和腹痛辨病
- 第七章 儿童疾病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