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骨定穴高下法第三
令患人正坐,曲脊伸臂。以指揣项后脊骨,自第一 至第五 (更有大 ,在第一 上宛宛陷中,非有骨也。有骨处即是第一 ,二字《千金方》古方并作“椎”。王唯一校定《明堂经》改木旁为佳。)逐 以墨点记之,令上下端直分明(墨点讫,便以蛤粉 干,即免有擦动。)自第四 至第五 ,更以蜡纸或篾,比量两 上下相去远近,折为三分,亦以墨界脊上 间,取第四 下二分微多,第五 上一分微少,用浓墨圈定,此是灸穴。相去六寸之中,以为两穴高下远近之准(《千金方》谓穴近第五 ,用准望取之,故谓 上三分之一也。)更量两 ,相去则同身寸一寸三分七厘微缩。有无大段,长短不同,以参合《甲乙经》自大 至脊 并二十一 ,共长三尺之法,若 骨分明,纵有不同,穴以 数为定。
若以大 至尾 骨三尺法校之,则令其人平身正立,用劲直杖子,以地比度至脐中心截断,回杖子于背上,当脊骨中杖子尽处,即是第十四 下,第十五 上,当中命门穴也。又自命门穴上,以同身寸量一尺三寸五分,即是第四 下九分七厘,第五 上四分,其两旁各三寸,乃膏肓 穴也。若自第一 比向下,则当同身寸五寸一分有余是也。然人身上下停长短各自不同,大概当以 骨为定也。王冰注《素问》云∶脊节为椎,脊穹为 。
揣椎骨定穴高下法(图)
量脐心法(图)
量命门穴上尺寸法(图)

- 揣骨定穴高下法《炙膏肓腧穴法》
- 揣骨定穴高下法《普济方·针灸》
- 踹《中医词典》
- 揣法《中医词典》
- 踹地生《中医词典》
- 揣(chuǎi)《中医词典》
- 川贝茶《茶饮保健》
- 触诊时注意事项《物理诊断学》
- 川贝江米梨《保健药膳》
- 触诊方法《物理诊断学》
- 川贝母《中药炮制》
- 触诊《中医词典》
- 川贝母《得配本草》
- 触诊《物理诊断学》
- 川贝母《本草分经》
- 触诊《物理诊断学》
- 川贝母《本草分经》
- 触诊《物理诊断学》
- 川贝母《本草害利》
- 触诊《物理诊断学》
- 川贝母《药性切用》
- 触诊《物理诊断学》
- 川贝酿梨《食物疗法》
- 触伤真气证《中医词典》
- 川萆《本草害利》
- 触摸检查《百病自测》
- 川茶、藤茶、夸茶《饮膳正要》
- 触经伤寒《女科秘要》
- 川大黄《药性切用》
- 触经伤寒《宁坤秘籍》
- 川独活《药性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