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在参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中,有许多分子具有与IgV区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其氨基酸组成也有一定的同源性,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IGSF)的成员。有关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的结构特点和基因结构参见第三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的种类、分布及其配体见表2-2。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的配体多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或粘合素家族的分子。
有关CD2、CD4、CD8、CD28和CD58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参见第一章“人白细胞分化抗原”,MHCⅠ类抗原和Ⅱ类抗原参见第六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本节将简要介绍ICAM和VCAM-1分子的结构。
1.ICAM-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是最早发现的免疫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之一,以后又相继发殃了ICAM-2和ICAM-3,它们的免疫球蛋白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具有同源性,且都可以结合LFA-1分子。不同的ICAM分子在体内的分布范围有较大差异,ICAM-1分子分布广泛,如淋巴结和扁桃体血管内皮细胞,胸腺树突状细胞,扁桃体和肾小球上皮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IL-1、TNF-α、IFN和LPS可促进ICAM-1分子的表达;ICAM-2则分布较局限,主要表达的血管内皮细胞;而ICAM-3只表达在血细胞。ICAM-1分子为单链跨膜糖蛋白,核心多肽为55kDa,由于不同种类细胞上ICAM-1分子所含寡糖分子数有所差别,ICAM-1分子量可在80~11kDa范围。ICAM-1分子胞膜外部分具有5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第2和第3结构域之间有一段连接序列,富含脯氨酸,类似免疫球蛋白的绞链区,可发生扭曲。以此连接区为界,氨基端的D1和D2结构域可结合LFA-1分子和鼻病毒,而羧基端侧的D3结构域可以结合Mac-1分子(图2-3)。ICAM-2和ICAM-3胞膜外部分分别有2个和5个免疫球蛋白结构域,ICAM-2分子2个结构域与ICAM-1N端2个结构域有34%同源性,ICAM-1D1结构域中结合LFA-1分子具有关键作用。
图2-3 ICAM-1分子的结构(模式图)
表2-2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粘附分子的种类、分布和识别配体
IGSF粘附分子 | 分 布 | 分子量(kDa) | 配 体 |
LFA-2(CD2) | T细胞,胸腺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 | 50 | LFA-3(IHSF) |
LFA-3(CD58) | 广泛 | 40~65 | LFA-2(IHSF) |
ICAM-1(CD54) | 广泛 | 80~114 | LFA-1(integrin) |
ICAM-2(CD102) | 内皮细胞 | 60 | LFA-1(integrin) |
ICAM-3(CD50) | 外周血静止白细胞 | 140/108 | LFA-1(integrin) |
CD4 | 抑制细胞诱导亚群,辅助细胞诱导亚群 | 55 | MHC-Ⅱ(IGSF) |
CD8 | 抑制性T细胞,杀伤性T细胞 | 32/36 | MHC-Ⅰ(IGSF) |
MHC-Ⅰ | 广泛 | 44/12 | CD8(IGSF) |
MHC-Ⅱ | B细胞,活化T细胞,活化内皮细胞,巨噬细胞 | 32~34/29~32 | CD4(IGSF) |
CD28 | T细胞 | 44 | B7/BB1(IGSF) |
B7/BB1(CD80) | 活化B细胞,活化单核细胞 | 60 | CD28(IGSF) |
NCAM-1(CD56) | 神经元,胚胎细胞,NK | 120,140,180 | NCAM-1(IGSF) |
VCAM-1(CD106) | 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 | 100,110 | VLA-4(integrin) |
PECAM-1(CD31) | 白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 | 140 | PECAM-1(IGSF) |
注:LFA: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VCAM: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NCAM: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ICAM:细胞间粘附分子
PECAM: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的氨基酸序列,并同样具有结合LFA-1分子的功能。
其它部分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的结构将在本书有关章节中介绍。
2.VCAM-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又称诱导性细胞粘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INCAM),意指在IL-1、TNF-α等细胞因子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分子量100kDa或110kDa,最近命名为CD106,VCAM-1的配体是分布在白细胞表面的VLA-4分子。

-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医学免疫学》
- 免疫球蛋白《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检测《医学免疫学》
- 免疫器官《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医学免疫学》
-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鉴定《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免疫耐受的终止《医学免疫学》
- 免疫球蛋白的化学《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免疫耐受的临床意义《医学免疫学》
-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及抗体形成《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免疫耐受的机制《医学免疫学》
-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免疫酶细胞化学《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免疫金银染色《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免疫金银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免疫球蛋白分子《医学免疫学》
- 免疫金探针的鉴定《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超家族《医学免疫学》
- 免疫金技术发展史《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功能《医学免疫学》
- 免疫金及免疫金银技术的优点《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医学免疫学》
- 免疫金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医学免疫学》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第一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
- 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分类
- 第二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应用
- 一、与T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 二、与B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 三、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粘附分子
- 第一节 粘附分子的种类和结构
- 第二节 粘附分子的表达的调节
- 第三节 粘附分子的功能
- 一、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 二、粘附分子与淋巴细胞的归巢
- 三、粘附分子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作用
- 四、粘附分子参与细胞发育、分化、附着及移动
- 五、粘附分子与肿瘤
- 六、 粘附分子与凝血
- 七、粘附分子与细胞内信号传导
- 第四节 可溶性粘附分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组成和特点
-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结构和多样性
- 第三节 T细胞受体基因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念和作用特点
-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
- 一、白细胞介素(IL)
- (一)IL-1
- (二)IL-2
- (三)IL-3
- (四)IL-4
- (五)IL-5
- (六)IL-6
- (七)IL-7
- (八)IL-8
- (九)IL-9
- (十)IL-10
- (十一)IL-11
- (十二)IL-12
- (十三)IL-13
- (十四)IL-14
- (十五)IL-15
- 二、集落刺激因子(CSF)
- 三、肿瘤坏死因子
- 四、干扰素(IFN)
- 五、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 六、趋化因子
- 七、其它细胞因子
- 八、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补体的分子生物学
- 第六章 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
- 第一节 MHC基因图及其遗传特征
- 第二节 MHC抗原的结构及检测
- 第三节 MHC中的单体型
- 第四节 MHC的生物学功能
- 第五节 HLA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淋巴细胞群及其亚群
- 第八章 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
- 第一节 TCR/CD3复合体
- 第二节 蛋白酪氨酸激酶
- 第三节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
- 第四节 G蛋白和磷脂酶C
- 第五节 蛋白激酶C
- 第六节 T细胞基因的转录激活及其表达
- 第七节 经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分子基础
- 第八节 淋巴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常用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免疫网络学说及其在医海陆空中的应用
- 第一节 独特型和抗独特型
- 第二节 免疫网络学说
- 第三节 抗独特型抗体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引论
- 第一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的发展简史
- 第二节 神经、免疫及内分泌系统间的关系
- 第三节 神经和内分泌(或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控
- 一、神经内分泌对免疫功能调控的生物学基础
- 二、激素、神经肽及神经递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三、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四、神经系统定位损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五、条件反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四节 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 一、免疫应答过程中神经及内分泌变化
- 二、细胞因子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三、胸腺肽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 四、免疫功能在神经及内分泌组织中的体现
- 第五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环路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