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D45的基因结构及异型
(一)CD45的基本结构
CD45是位于白细胞表面的白细胞共同抗原(leukocytecommon antigen,L-CA)。CD45可以高水平(>106个分子/细胞)表达在淋巴细胞以及除了红细胞和血小板之外的其它所有的造血细胞上。CD45的序列分析表明它具有受体蛋白的结构特征,为单链跨膜蛋白,包括三个不同的区域:(1)一个长的胞浆C末端,约含700个氨基酸残基,由两个串联的具有PTPase活性的结构域组成,这两个结构域之间有33%个氨基酸同源性;(2)跨膜区域,含22个氨基酸残基;(3)胞膜外糖基化氨基末端区域,约含400个氨基酸残基,这个功能域在种间有高度的保守性,约有85%的氨基酸同源性,它具有同配体相结合的功能。
(二)CD45的异型
CD45分子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存在结构和分子量不同的异型(isoform),大约在170-240kDa之间,氨基酸序列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方面也都不同。CD45异型产生的分子基础是由于CD45mRNA水平的不同拼接所致,CD45基因通过选择性地使用氨基端的三个相邻外显子(外显子4、5、6)产生了8种可能的mRNA分子(图8-10),其中已有6种异型的cDNA得到证实。除了多态的蛋白骨架外,由于翻译后糖基化修饰不同,更增加了CD45分子的多样性。
在T淋巴细胞中,不同的细胞亚群活化过程中CD45的表达也可发生变化,经不同的细胞表面受体而起作用的致有丝分裂原刺激剂,可诱导细胞产生不同异型的CD45分子。CD45多态的特性以及它在不同特性T细胞亚群中的不同的表达,很可能说明它具有重要的功能,不同CD45异型可能与不同配体相结合。所有CD45异型可用特异性单抗归类为D45RA、CD45RB、CD45RC及CD45RO。CD45RA识别的是外显子4的表位;CD45RB识别的是外显子5的表位;CD45RCV识别的为外显子6的表位;而CD45RO识别的表位则不含外显子4、5、6。其中CD45RA存在于天然(naive)t 细胞中,CD45RO存在于被激活或记忆T细胞中。既然不同CD45异型以一种保守的细胞型特异方式表达于T细胞中,显然在T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外显子的选择以及它们选择性使用是以一种精确方式调控的预程序过程。

- CD45的基因结构及异型《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4+T细胞在DTH反应中的作用《医学免疫学》
- CD45在信号转导中的调节作用《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4+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医学免疫学》
- CD4阳性细胞群《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4+T细胞的活化《医学免疫学》
- CD58《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4《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59《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3ζ和η链《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8《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3γ、δ和 ε链《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8+T(TC)T细胞的活化《医学免疫学》
- CD3(T3、Leu4)《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8+T(TC)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医学免疫学》
- CD28《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80(B7/BB1)《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21《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8阳性细胞群《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2《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NA探针《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CD19《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NA文库《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CD、粘附分子与Ig超家族的关系《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estan-Chenais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CAP的正性调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CETP结构《动脉粥样硬化》
- Capgras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CETP缺乏症《动脉粥样硬化》
- 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是cAMP的靶分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CETP生理功能《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第一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
- 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分类
- 第二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应用
- 一、与T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 二、与B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 三、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粘附分子
- 第一节 粘附分子的种类和结构
- 第二节 粘附分子的表达的调节
- 第三节 粘附分子的功能
- 一、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 二、粘附分子与淋巴细胞的归巢
- 三、粘附分子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作用
- 四、粘附分子参与细胞发育、分化、附着及移动
- 五、粘附分子与肿瘤
- 六、 粘附分子与凝血
- 七、粘附分子与细胞内信号传导
- 第四节 可溶性粘附分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组成和特点
-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结构和多样性
- 第三节 T细胞受体基因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念和作用特点
-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
- 一、白细胞介素(IL)
- (一)IL-1
- (二)IL-2
- (三)IL-3
- (四)IL-4
- (五)IL-5
- (六)IL-6
- (七)IL-7
- (八)IL-8
- (九)IL-9
- (十)IL-10
- (十一)IL-11
- (十二)IL-12
- (十三)IL-13
- (十四)IL-14
- (十五)IL-15
- 二、集落刺激因子(CSF)
- 三、肿瘤坏死因子
- 四、干扰素(IFN)
- 五、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 六、趋化因子
- 七、其它细胞因子
- 八、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补体的分子生物学
- 第六章 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
- 第一节 MHC基因图及其遗传特征
- 第二节 MHC抗原的结构及检测
- 第三节 MHC中的单体型
- 第四节 MHC的生物学功能
- 第五节 HLA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淋巴细胞群及其亚群
- 第八章 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
- 第一节 TCR/CD3复合体
- 第二节 蛋白酪氨酸激酶
- 第三节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
- 第四节 G蛋白和磷脂酶C
- 第五节 蛋白激酶C
- 第六节 T细胞基因的转录激活及其表达
- 第七节 经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分子基础
- 第八节 淋巴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常用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免疫网络学说及其在医海陆空中的应用
- 第一节 独特型和抗独特型
- 第二节 免疫网络学说
- 第三节 抗独特型抗体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引论
- 第一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的发展简史
- 第二节 神经、免疫及内分泌系统间的关系
- 第三节 神经和内分泌(或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控
- 一、神经内分泌对免疫功能调控的生物学基础
- 二、激素、神经肽及神经递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三、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四、神经系统定位损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五、条件反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四节 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 一、免疫应答过程中神经及内分泌变化
- 二、细胞因子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三、胸腺肽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 四、免疫功能在神经及内分泌组织中的体现
- 第五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环路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