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化学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书籍目录

免疫球蛋白具有蛋白质的通性,能被多种蛋白水解酶裂解;可以在乙醇、三氯醋酸或中性盐类中沉淀,常用50%饱和硫酸铵或硫酸钠从免疫血清中提取抗体球蛋白。血清电泳时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于γ区,因而以往曾称抗体为γ球蛋白。其实具抗体活性的球蛋白除存在于γ区外,也可延伸到β区,甚至α2区,这反映了抗体由不同细胞克隆产生的不均一性和结构的多样性。自从发现骨髓瘤患者尿中的本周蛋白是Ig的轻链以后,对其氨基酸顺序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Ig化学性质的了解。

(一)Ig的基本结构

Ig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2条长链称为重链(heavychain,H),由大约4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50~70kD;2条短链称为轻链(lightchain,L),由大约22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22.5kD。4条肽链通过链间二硫键(-S·S-)连在一起。其结构模式见图2-1。

Ig分子肽链的N端,在L链1/2和H链1/4处(约在110位前)氨基酸的种类和顺序各不相同,称为可变区(variableregion,V区);肽链C端其余部分的氨基酸,在种类和顺序上彼此间差别不大,称为稳定区或恒定区(constantregion,C区)。

V区位于N端,H链和L链各有3个高变区(hypervariableregion),其中的氨基酸残基种类和顺序特别多变。这此都与识别抗原直接有关,为Ig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故亦称为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region,CDR)。

可变区中的其他氨基酸残基称为构架区(frameworkregion,FR),大约占整个V区近75%,其顺序很少变化(约5%)。FR的功能为支持CDR,并维持V区三维结构的稳定性。H和L链的FR在某些位置上具有相同的氨基酸残基。根据VH/VL氨基酸顺序同源程度的差异,可将Ig分为群和亚群。

免疫球蛋白(IgG)结构模式图

图2-1免疫球蛋白(IgG)结构模式图

(二)Ig的三维结构

Ig分子的每一条肽链,都由链内二硫键将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折叠成球形局部性区域(图2-2);每个球形区约由1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不同Ig分子对应球形区的氨基酸残基顺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称为同源区(domain)。IgG、IgA和IgD分子共有12个同源区,其中Lκ或Lλ各2个:VL和CL;H链各4个:VH、CH1、CH2和CH3。IgM和IgE分子各有14个同源区,因为其H链上多一个CH4。虽然H链和C区的不同区域彼此同源,并且与L链的CL同源,但它们与V区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极少相同,说明V区和C区是由不同的基因(V基因和C基因)分别编码的。每个同源区担负着一定的免疫功能,因而也称为功能区(fumctionalregion)。可变区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呈高度变异性,其高变区对应的VL和VH形成袋状,随氨基酸残基的不同形状各异,以能与多种多样的抗原决定簇相适应,构成抗体特异性的分子基础。同时CH和CL区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对稳定,又适应其发挥许多特定的生物学效应,如固定补体和调节Ig分解代谢率等功能位于CH2,而亲和细胞的功能则在CH3或CH4。

免疫球蛋白(IgG)的功能区示意图

图2-2免疫球蛋白(IgG)的功能区示意图

在重链CH1和CH2之间的区域富含脯氨酸和半胱氨酸和半胱氨酸,这两类氨基酸的游离基团少,几乎不与邻近的区域形成固定的二级或三级结构。这一自由柔曲的肽段称为铰链区(hingeregion)。该区结构的柔韧性允许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随意改变方向,使抗体分子结合抗原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因Ig变构而使补体结合点暴露出来。

(三)Ig的水解片段

Ig分子可被许多蛋白酶水解,产生不同的片段;免疫学研究中常用的酶是木瓜蛋白酶(papain)和胃蛋白酶(pepsin)。

木瓜蛋白酶在生理pH下将IgG分子从H链二硫键N端219位置上断裂,生成两个相同的Fab片段和一个Fc片段(图2-3)。Fab段即抗原结合片段(antigenbindingfragment),含1条完整的L链和H链的一部分(Fd)段,分子量为45kD;Fab段仍具有抗原结合活性,但结合能力较弱,只有一价。Fc段即可结晶片段(crystallizablefragment),为2条H链C端剩余的部分,分子量55Kd,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结晶。Fc段不能与抗原结合,但具有许多其他生物学活性,如固定补体、亲和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和粒细胞等)、通过胎盘、介导与细菌蛋白(如蛋白A和G)的结合,以及与类风湿因子反应等。

IgG分子的水解片段模式图

图2-3IgG分子的水解片段模式图

胃蛋白酶于于低pH下可将IgG分子从H链间二硫键C端232位置切断,形成含2个Fab段的F(ab')2片段和1个较小的pFc'片段。F(ab')2段即双价抗体活性片段,经还原后可得2个Fab'。Fab'的分子量略大于Fab,而生物活性与Fab相同。pFc'比Fc分子量小,虽然仍保持亲和巨噬细胞及与某些类风湿因子结合的能力,但失Fc片段原有的固定补体等活性。

(四)Ig的辅助成分

1.连接链除了H链和L链外,多聚体形式的Ig分子如IgA和IgM尚含1分子连接链(joiningchain,J链);但单体IgA或IgM单体均无J链。J链在连接单体形成多聚体Ig分子中并非必要,但可能与保持已形成的多聚体的稳定性有关。人类J链的分子量约15kD,与其他物种的J链有高度同源性。J链基因并不是Ig基因簇的一部分,它定位于15号染色体。J链有仅产生于合成IgA和IgM的浆细胞,而且也产生于合成IgG的未成熟浆细胞,但它并不与IgG分子结合。

2.分泌片在分泌型IgA分子中还含有1个分泌成分(secretorycomponent,SC),或称分泌片(secretorypiece,SP),是上皮细胞上的多免疫球蛋白受体(polyimmunoglobulinreceptor,poly-IgR)的一部分,Poly-IgR为免疫球蛋白超族)Igsuper-family)的一个成员。此受体由上皮细胞产生后,与多聚体IgA牢固结合;IgA-poly-IgR复合物由上皮细胞内输出的过程中,受体分子被蛋白酶裂解,仍附着于Ig的剩余部分即为分泌片。游离分泌片的分子量为80Kd,借二硫键与SigA共价结合。分泌片的功能是保护SigA分子不被分泌液片内的蛋白酶降解,从而使SigA在粘膜表面保持稳定和有利于其发挥生物活性。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书籍目录
  1. 免疫球蛋白的化学《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鉴定《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3.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及抗体形成《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4. 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5.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6. 免疫球蛋白的定量检测《医学免疫学》
  7.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8.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医学免疫学》
  9. 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0.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11. 免疫球蛋白分子《医学免疫学》
  12.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13.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超家族《医学免疫学》
  14.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15.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功能《医学免疫学》
  16. 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17.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医学免疫学》
  18. 免疫球蛋白《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9.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医学免疫学》
  20. 免疫器官《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1. 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的调节《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22. 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医学免疫学》
  23.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结构和多样性《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24. 免疫耐受的终止《医学免疫学》
  25.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结构和抗体多样性《医学免疫学》
  26. 免疫耐受的临床意义《医学免疫学》
  27. 免疫缺陷《医学免疫学》
  28. 免疫耐受的机制《医学免疫学》
  29. 免疫缺陷病《病理学》
  30. 免疫酶细胞化学《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31. 免疫缺陷病《医学遗传学基础》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