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S蛋白
S蛋白(CP或S)为血清中一种α单链糖蛋白,分子量83kDa。SP的主要调节作用是可与C5b~7的亚稳态结合部位竞争靶细胞膜脂质,通过形成亲水性的SPC5b~7(简写为S5b~7)复合物,而使C5b~7失去膜结合活性。这样,便可保护补体活化部位邻近的细胞免遭偶然的攻击。这种亲水性的SC5b~7还可集资与1个分子的C8和3个分子的C9结合,分别形成SC5b~8和C5b~(9)3复合物,并C9聚合形成孔道,从而可保护补体活化部位邻近的细胞免于遭受补体的攻击而损伤。SP与C8和C9的结合部位为这两种分子中富含半胱氨酸的功能功能区。电镜下观察,SC5b~(9)3复合物呈一楔形结构,SP位于楔形的宽部可掩盖补体蛋白的疏水区,从而封闭MAC的膜结合部位。此外,2~3个分子的SP与C5b~7与C5b~8复合物的结合,还可使这些复合物易溶,出现亲水向疏水转换。SP也参与凝血过程,通过干扰抗凝血酶Ⅲ对凝血酶的来活而保护凝血酶。
编码人SP基因定位于第17号染色体的长臂上,其cDNA已克隆成功。经过序列分析表明,其与具有细胞粘附作用的玻璃粘连蛋白(vitronectin)的序列完全相同,已证明二者属同一蛋白。
- S蛋白《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SREBPs的生理功能《动脉粥样硬化》
- T《金匮悬解》
- SREBPs的结构和分类《动脉粥样硬化》
- T《四圣心源》
- SREBPs的发现和命名《动脉粥样硬化》
- T《生理学》
- SPA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中的应用《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T《医学统计学》
- SPA的应用《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T《医学遗传学基础》
- SPA的性质《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T《传染病》
- SP40/40《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T W《伤寒悬解》
- Southern印迹法《医学遗传学基础》
- T W《伤寒说意》
- SMON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T W X《四圣悬枢》
- Sluder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T、B细胞活化信号的出现《医学免疫学》
- Sjogren-Larsson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TaqDNA聚合酶的量《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Shy-Drager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TCR/CD3复合体《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SH-2结构域的调节作用《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TCRαβ和TCRγδ《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selectin家族《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TCR基因的结构《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SDS-PAGE结合免疫印迹法检测Apo(a)表型《动脉粥样硬化》
- TCR基因的重排《细胞和分子免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