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CD8
1.CD8分子的结构 CD8分子是由α、β两条多肽链组成的穿膜糖蛋白,α链分子量34kDa,相当于小鼠的Lyt-2;β链30kDa,相当于小鼠的Lyt-3。每条链各包括1个IgV样结构域、连接肽、穿膜区和胞浆区。α和β链在连接肽处有二硫键相连。部分CD8分子是由同源α链双体(α/α)组成,如在CD8阳性的TCRγδT细胞表面。有报道胸腺细胞上的CD8可能为四聚体。CD8α和β链IgV样区约含110氨基酸残基,与Igκ、λ轻链的V区有30~35%同源性,与V有20~22%同源性,与TCr Vα和Vβ有24%同源性。编码CD8α、β链的基因属Ig基因超家族成员,与编码Igκ链基因密切连锁,定位于第2号染色体,表达前不需要重排。编码小鼠Lyt-2和Lyt -3基因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各有二个等位基Ly2a、Ly2b和Ly3a、Ly3b,分别编码Lyt-2.1、Lyt-2.2和Lyt-3.1和Lyt-3.2。
图1-6 CD8分子结构模式图
2.CD8分子的分布 分布于部分T淋巴细胞和胸腺细胞。在异基因骨髓移植病人中可出现TCRγδCD8α/α表型的T细胞。NK细胞表面的CD8分子为α/α二聚体。
最近发现,通过细胞分泌或/和胞膜外分子脱落的机制,在血清中存在着可溶性CD8分子(sCD8)。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艾滋病、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同种异体移植、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全身性红斑狼疮等患者血清中sCD8水平增高,其升高的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病情变化、治疗反应以及预后有较密切的关系。
3.CD8分子的功能
(1)作为细胞与细胞间的附粘分子MHCⅠ类抗原是CD8分子的配体。CD8分子与MHCⅠ类分子结合可以稳定MHCⅠ类分子限制的T细胞(主要是CTL)与带有MHCⅠ类分子与抗原复合物的靶细胞结合。CD8阳性细胞为抑制性T淋巴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suppressor T lymphocyte/cytotoxic Tlymphocyte,Ts/Tc)。T8、Leu2 McAb识别CD8α链,可封闭Tc的活性。
(2)转导信号,目前发现CD8也与蛋白酪氨酸激酶p56lck相关。在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抗CD8McAb可预防骨髓移植时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美国Becton-Dicknson公司生产Leu2已进入Ⅱ期临床验证。

- CD8《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59《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8+T(TC)T细胞的活化《医学免疫学》
- CD58《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8+T(TC)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医学免疫学》
- CD4阳性细胞群《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80(B7/BB1)《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45在信号转导中的调节作用《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8阳性细胞群《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45的基因结构及异型《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NA探针《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CD4+T细胞在DTH反应中的作用《医学免疫学》
- cDNA文库《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CD4+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医学免疫学》
- Cestan-Chenais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CD4+T细胞的活化《医学免疫学》
- CETP结构《动脉粥样硬化》
- CD4《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ETP缺乏症《动脉粥样硬化》
- CD3ζ和η链《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ETP生理功能《动脉粥样硬化》
- CD3γ、δ和 ε链《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lr和Cls《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D3(T3、Leu4)《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MP简介《医院药学》
- CD28《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MV基因组结构《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CD21《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O2、H+和O2对呼吸的影响《生理学》
- CD2《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CO2的运输《生理学》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第一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
- 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分类
- 第二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应用
- 一、与T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 二、与B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 三、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粘附分子
- 第一节 粘附分子的种类和结构
- 第二节 粘附分子的表达的调节
- 第三节 粘附分子的功能
- 一、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 二、粘附分子与淋巴细胞的归巢
- 三、粘附分子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作用
- 四、粘附分子参与细胞发育、分化、附着及移动
- 五、粘附分子与肿瘤
- 六、 粘附分子与凝血
- 七、粘附分子与细胞内信号传导
- 第四节 可溶性粘附分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组成和特点
-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结构和多样性
- 第三节 T细胞受体基因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念和作用特点
-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
- 一、白细胞介素(IL)
- (一)IL-1
- (二)IL-2
- (三)IL-3
- (四)IL-4
- (五)IL-5
- (六)IL-6
- (七)IL-7
- (八)IL-8
- (九)IL-9
- (十)IL-10
- (十一)IL-11
- (十二)IL-12
- (十三)IL-13
- (十四)IL-14
- (十五)IL-15
- 二、集落刺激因子(CSF)
- 三、肿瘤坏死因子
- 四、干扰素(IFN)
- 五、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 六、趋化因子
- 七、其它细胞因子
- 八、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补体的分子生物学
- 第六章 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
- 第一节 MHC基因图及其遗传特征
- 第二节 MHC抗原的结构及检测
- 第三节 MHC中的单体型
- 第四节 MHC的生物学功能
- 第五节 HLA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淋巴细胞群及其亚群
- 第八章 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
- 第一节 TCR/CD3复合体
- 第二节 蛋白酪氨酸激酶
- 第三节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
- 第四节 G蛋白和磷脂酶C
- 第五节 蛋白激酶C
- 第六节 T细胞基因的转录激活及其表达
- 第七节 经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分子基础
- 第八节 淋巴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常用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免疫网络学说及其在医海陆空中的应用
- 第一节 独特型和抗独特型
- 第二节 免疫网络学说
- 第三节 抗独特型抗体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引论
- 第一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的发展简史
- 第二节 神经、免疫及内分泌系统间的关系
- 第三节 神经和内分泌(或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控
- 一、神经内分泌对免疫功能调控的生物学基础
- 二、激素、神经肽及神经递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三、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四、神经系统定位损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五、条件反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四节 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 一、免疫应答过程中神经及内分泌变化
- 二、细胞因子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三、胸腺肽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 四、免疫功能在神经及内分泌组织中的体现
- 第五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环路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