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erne的免疫网络学说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书籍目录

Jerne强调免疫系统中各个细胞克隆不是处于一种独立状态,而是通过自我识别、相互刺激和相互特约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网络结构。构成相互刺激和相互特约的物质基础是独特型和抗独特型。

1.Jerne的免疫网络结构 见9-5示意图。

Jerne的免疫网络结构

2.Jerne免疫网络解释免疫应答

(1)启动免疫应答:正常生理情况下,体内i2对P1的正调节和P3对il的负调节,使Plil处于一个动态抑制性稳定状态。外来抗原(E)进入机体后打破了识别和反应组、内影像组、抗独特型组以及非特异平行组之间保持的抑制性平衡状态。进入机体的抗原,一部分刺激识别组细胞,一部分立即与识别组预先产生的自然抗体相结合并消除这部分抗体,这就暂时减弱了识别组对内影像组的抑制效应和对抗独特型组的刺激效应。由于内影像组抑制效应的减弱,使该组细胞发生增殖并产生抗体,增强了内影像组对识别组的刺激效应。同时识别组对抗独特型组的刺激效应减弱,使独特型组处于更可抑制的状态,以致减弱了对识别组的抑制效应。因此,抗原的刺激、内影像组刺激效应的增强和抗独特型组抑制效应的增强等多种因素促进了识别组的增殖和抗体的分泌。

(2)免疫应答的自控:由于抗原启动免疫应答,识别组分泌抗体增加,恢复了对内影像组的抑制效应和对抗独特型组的刺激效应,使免疫应答水平得到控制,免疫网络的动态趋于恢复平衡。如刺激的抗原在体内持续存在,对识别组的刺激效应持续超过对该组的抑制效应,可使免疫应答持续发生。当抗原被清除后,对识别组的抑制效应超过对其的刺激效应,使免疫应答恢复到原先的平衡状态。

图9-6是简化的Jerne免疫网络结构示意图。机体的免疫网络同四组淋巴细胞构成。第一组为抗原反应细胞(ARC),可通过其抗原受体对外来抗原起反应,并以ARC为主体与另外三组淋巴细胞构成网络。第二组为独特型反应细胞(IRC)或独特型组(idiotype set)。能识别ARC上的独特型决定簇,从而抑制ARC对外来抗原起反应。第三组为内部影像组(internal image set)。其抗原受体上的独特型与外来抗原相同,故能被ARC识别,激发ARC增殖。第四组为非特异性平行组(nonspecific parallel set),它的抗原ARC不同,但其抗原受体上的独特型(Id)与ARC上的Id相同,故能被IRC识别,从而间接抑制ARC的增殖,加强了对网络的抑制作用。二、三、四组淋巴细胞又可各为主体,再分别与另外的三组淋巴细胞组成网络,如此下去,在体内形成网络系统。从总的效应来看,是一种均衡性抑制。

免疫网络学说(Jerne)

图9-6 免疫网络学说(Jerne)

免疫网络学说和内影像可解释医学上的一些现象,如记忆淋巴细胞的存在、Weigle现象以及非特异性的反应等。

(1)记忆淋巴细胞:Ab2β不仅可激发针对外来抗原或自身抗原Ab1产生前体细胞(precursors),使机体对入侵到体内的抗原迅速发生免疫应答,而且与记忆细胞的存在有关。当抗原被其诱发的免疫清除后,由于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受体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因而Ab2β替代原始抗原可能足够刺激记忆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2)Weigle现象:现已发现,与自身成份有交叉反应的抗原能够使机体原有的免疫耐受丧失,这与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关。例如,链球菌与心肌组织有共同抗原,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的心肌组织存在着免疫耐受。某些病人感染链球菌后,由于足够量的交叉反应性抗原刺激,增强了内影像组对ARC组的刺激效应,减弱了IRC组对ARC组的抑制效应,致使ARC组逃脱抑制,耐受性丧失,从而发生风湿性心肌炎

(3)非特异性反应:某些抗原刺激机体后,可诱导出现非特异性抗体应答。Oudin发现,这一非特异性抗体与特异性抗体的独特型是相同的。依照网络学说,当抗原的刺激使ARC组增殖并分泌抗体时,加强了对IRC组的刺激,继而IRC组的增殖又加强了对非特异性平行组的刺激并使后者增殖和抗体分泌,这些抗全具有与ARC相同的Id,但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与ARC不同,即所谓非特异性抗体。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细胞和分子免疫学》书籍目录
  1. Jerne的免疫网络学说《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2. J《传染病》
  3. K《金匮悬解》
  4. J《生理学》
  5. K《生理学》
  6. 《四圣心源》
  7. K《医学统计学》
  8. J《金匮悬解》
  9. K《医学遗传学基础》
  10. I因子《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11. K《传染病》
  12. I型补体受体《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13. K[SB]+[/SB]代谢与酸碱平衡障碍之间的关系《病理生理学》
  14. I-的活化《生理学》
  15. Kluver-Bucy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6. Ir基因控制T-B细胞间的协作《医学免疫学》
  17. KT《新修本草》
  18. Ir基因《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19. KT《医学入门》
  20. Iodogen碘化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1. KT《外科正宗》
  22. IL-9《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23. KT《药性切用》
  24. IL-8《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25. KT 麦《饮食须知》
  26. IL-8《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27. KT(猪孝切)菜《证类本草》
  28. IL-7《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29. KT病候《诸病源候论》
  30. IL-6《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31. KT疮《外科启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