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Ig轻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
在Ig重链基因重排后,轻链的可变区基因片段随之发生重排,V与J基因片段并列在一起。κ轻链基因先发生重排,如果κ基因重排无效,随即发生λ基因的重排。
(一)κ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
在小鼠,Vκ基因片段约有250个,间隔距离平均为10~12kb;Jκ有5个,其中4个有功能:Cκ只有1个。在人类,Vκ基因片段约有85~100个,编码V区氨基端的1~95位氨基酸,包括CDR1、CDR2和部分CDR3。根据DNA相似性程度,Vκ可分为16个组。在胚系DNA水平上,Vκ基因片段分散约占2000kb之长,占人2号染色体长度的百分之一左右。Jκ基因片段有5个,编码第96~108氨基酸。Jκ与最后一个Vκ基因片段的3′端相距为23kb,但与Cκ外显子靠得较近。Cκ也只有1个,编码C区(109~214氨基酸),所有κ轻链具有同一结构的C区。人和鼠Cκ距最后一个Jκ基因片段约2.5kb。Vκ与Cκ之间以随机的方式发生重组连接。人κ轻链V基因的排列多样性约为100Vκ×5Jκ=500。
(二)λ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
小鼠Igλ轻链基因结构见表3-4。在大多数近交系小鼠中,有4个Jλ和4个Cλ,根据其在胚系DNA上的分布位置可分为两组(cluster):Jλ2Cλ2Jλ4Cλ4(C2-C4组)和Jλ3Cλ3Jλ1Cλ1(C3-C1组),每组基因片段长约为5kb。
表3-4 λ链基因结构和编码的氨基酸
分类 | 名称 | 在基因片段中的位置 | 编码氨基酸在轻链中的位置 | 编码氨基酸数 |
先导序列基因片段 | ||||
L1 | 基因组5′端 | 第-19~-5先导肽段 | 15 | |
外显子 | L2 | 紧接V基因5′端 | 第-4~-1先导肽段 | 4 |
V基因片段 | L2的3′端 | V区1~96或98 | 96或98 | |
J基因片段 | V基因片段3′端 | V区97或99~112 | 14或16 | |
C基因片段 | J基因片段3′端 | C区113~214 | 102 | |
内含子 | IS1 | 在L1与L2之间 | 93 bp | (不编码) |
IS2 | J与C之间 | 1205 bp | (不编码) |
λ基因组中共含有Vλ1、Vλ2和Vλx3个Vλ基因片段,Vλ2与“C2-C4组”(Jλ2Cλ2Jλ4Cλ4)的5′端相距73kb;Vλ1与“C3-C1组”(Jλ3Cλ3Jλ1Cλ1)相距19kb;VλX与Vλ23′端相距19kb;Vλ重因片段与Jλ、Cλ基因片段的连接并不完全随机,Vλ1与Jλ3或J1重排,组成Vλ1Jλ3Cλ3基因或Vλ1Jλ1Cλ1基因,而Vλ2似乎只与Jλ2重排组成Vλ2Jλ2Cλ2基因,偶尔可见Vλ2与Jλ3或Jλ1重排,分别组成Vλ2Jλ3Cλ3基因和Vλ2Jλ1Cλ1基因。Jλ4、Cλ4不具备功能。目前尚未发现Vλ1与Jλ2重排。VλX只发现与Jλ2重排。
在人类,λ基因位于第22号染色体,Vλ约有100个,不同亚型含Cλ数量在6~9个之间,每个Cλ与各自的Jλ基因片段相邻。λ轻链的转录过程是某一个Vλ基因片段与某一个Jλ片段连接成Vλ/Jλ外显子,然后与邻近Cλ基因片段重组转录为初级mRNA,再通过mRNA的剪接、翻译及修饰,成为成熟的λ轻链。
图3-11 小鼠κ轻链基因重排顺序、转录和合成

- Ig轻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g超家族的组成《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g轻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医学免疫学》
- Ig超家族的特点《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g重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gM《医学免疫学》
- Ig重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医学免疫学》
- IgG《医学免疫学》
- IL-1《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gE介导的炎症《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IL-1《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gE合成的调节及其受体《医学免疫学》
- IL-10《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gE《医学免疫学》
- IL-11《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gD《医学免疫学》
- IL-12《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gA肾病《病理学》
- IL-13《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gA肾病《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IL-14《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gA《医学免疫学》
- IL-15《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g Fe受体《医学免疫学》
- IL-1的检测《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IFN的临床应用《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L-2《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FN-γ《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L-2《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FN-α和IFN-β《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IL-2的检测《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第一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
- 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分类
- 第二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应用
- 一、与T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 二、与B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 三、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粘附分子
- 第一节 粘附分子的种类和结构
- 第二节 粘附分子的表达的调节
- 第三节 粘附分子的功能
- 一、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 二、粘附分子与淋巴细胞的归巢
- 三、粘附分子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作用
- 四、粘附分子参与细胞发育、分化、附着及移动
- 五、粘附分子与肿瘤
- 六、 粘附分子与凝血
- 七、粘附分子与细胞内信号传导
- 第四节 可溶性粘附分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组成和特点
-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结构和多样性
- 第三节 T细胞受体基因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念和作用特点
-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
- 一、白细胞介素(IL)
- (一)IL-1
- (二)IL-2
- (三)IL-3
- (四)IL-4
- (五)IL-5
- (六)IL-6
- (七)IL-7
- (八)IL-8
- (九)IL-9
- (十)IL-10
- (十一)IL-11
- (十二)IL-12
- (十三)IL-13
- (十四)IL-14
- (十五)IL-15
- 二、集落刺激因子(CSF)
- 三、肿瘤坏死因子
- 四、干扰素(IFN)
- 五、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 六、趋化因子
- 七、其它细胞因子
- 八、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补体的分子生物学
- 第六章 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
- 第一节 MHC基因图及其遗传特征
- 第二节 MHC抗原的结构及检测
- 第三节 MHC中的单体型
- 第四节 MHC的生物学功能
- 第五节 HLA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淋巴细胞群及其亚群
- 第八章 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
- 第一节 TCR/CD3复合体
- 第二节 蛋白酪氨酸激酶
- 第三节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
- 第四节 G蛋白和磷脂酶C
- 第五节 蛋白激酶C
- 第六节 T细胞基因的转录激活及其表达
- 第七节 经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分子基础
- 第八节 淋巴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常用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免疫网络学说及其在医海陆空中的应用
- 第一节 独特型和抗独特型
- 第二节 免疫网络学说
- 第三节 抗独特型抗体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引论
- 第一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的发展简史
- 第二节 神经、免疫及内分泌系统间的关系
- 第三节 神经和内分泌(或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控
- 一、神经内分泌对免疫功能调控的生物学基础
- 二、激素、神经肽及神经递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三、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四、神经系统定位损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五、条件反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四节 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 一、免疫应答过程中神经及内分泌变化
- 二、细胞因子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三、胸腺肽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 四、免疫功能在神经及内分泌组织中的体现
- 第五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环路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