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粘附分子参与细胞发育、分化、附着及移动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细胞按着既定的规律形成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附着,有序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在这一过程中,粘附分子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粘附分子参与细胞间的附着
参与细胞与细胞间附着的粘附分子主要是Cadherin家族的粘附分子,以及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NCAM及CD31。已经发现,Cadherin分子是组织学上在细胞连接中起重要作用的粘着小带(zonula adherence)的重要跨膜万分。参与细胞与细胞间附着粘附分子的共同特点是以自身识别的方式相互作用,即相同的粘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将转染了不同Cadherin cDNA的L细胞混合在一起后,表达相同Cadherin分子的L细胞可以重新聚集在一起。这种特殊的自身相互识别的作用方式保证了相同细胞的聚集。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有规律的发生改变,支配不同细胞的有序组合形成组织和器官。当一群细胞失去其原来表达的Cadherin分子或获得表达一种新的Cadherin分子时,它可以离开原有的细胞群。而如果不同的细胞群的发育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表达某一种相同Cadherin分子,它们可以相互联系起来。如肺的间叶细胞表达N-Cadherin分子,而上皮细胞表达E-Cadherin和P-Cadherin分子,将肺组织胰酶消化后加入E-Cadherin cDNA转染的L细胞,则L细胞与上皮细胞聚集在一起。上述实验表明,Cadherin分子在胚胎发育、分化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2-14 介导活化CD4+细胞与活化B细胞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
(二)粘附分子参与细胞与基质的附着
细胞与细胞间基质的附着是细胞生存与增殖所必需的,这种附着主要由integrinpe 家族的粘附分子来介导。除β2组外,integrin分子识别的配体大都是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包括FN(fibronectin,纤粘连蛋白)、LM(lamnin,层粘连蛋白)、VN(Vitronecin,玻璃粘连蛋白)、CA(collagen,胶原蛋白)等。integrin分子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细胞,而其配体广泛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细胞与基质的附着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间叶细胞,以成纤维细胞为代表,细胞的周围均与细胞外基质附着;(2)上皮细胞,细胞的周围部分与细胞外基质附着,而细胞侧面则是细胞之间的附着,在这种情况下细胞粘附分子的分布存在着极性,细胞癌变过程往往伴随着这种极性的丧失。
(三)粘附分子参与细胞的移动
在细胞发育、分化以及创伤修复过程中都需要细胞的移动,迄今为止对这一过程的确切机制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但可以肯定的是细胞粘附分子是这一过程的重要参与者,而且这些粘附分子的表达得到精细的调控。已经发现E-Cadherin、N-Cadherin、NCAM,CD31及FN和FN受体都与细胞移动有关。(1)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视神经轴突要沿着视束生长到达中脑顶盖建立突触联系,处于生长状态的轴突在神经表皮细胞表面移动,两者均表达N-Cadherin分子。如将胚胎的视网膜组织种植在单层不表达N-Cadherin的Neuro 2a细胞上,神经轴突不能生长;如果将Neuro 2a细胞转染N-Cadherin分子,则可以看到神经轴突的生长;抗N-Cadherin分子的抗体可以抑制轴突的生长。(2)FN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同样参与了胚胎发育中细胞的移动过程,含有RGD序列的多肽可以干扰胚胎发育中器官的发生。此外,FN及其受体还参与创伤修复过程中细胞的移动,FN可促进创面的愈合。(3)CD31则对细胞的移动具有抑制作用。
细胞粘附分子对细胞的移动具有促进与抑制两种作用,粘附分子在细胞表面分布的极性可能与其作用的差异有关。如CD31和E-Cadherin都分布在细胞的侧面与邻近细胞接触的部位,它们对细胞的移动具有抑制作用。

- 粘附分子参与细胞发育、分化、附着及移动《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粘附分子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作用《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粘附分子的表达的调节《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粘附分子《医学免疫学》
- 粘附分子的功能《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粘附分子《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粘附分子的种类和结构《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旃檀《本经逢原》
- 粘附分子构型改变影响细胞的粘附作用《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毡《本草易读》
- 粘附分子与淋巴细胞的归巢《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瘵疾丸《目经大成》
- 粘附分子与凝血《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瘵骨蒸热《女科证治准绳》
- 粘附分子与细胞内信号传导《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瘵《中医词典》
- 粘附分子与肿瘤《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窄阴方《古代房中秘方》
- 粘附剂《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翟良《中医词典》
- 粘汗《中医词典》
- 摘要《经验麻科》
- 粘合素超家族《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摘要《临床激光治疗学》
- 粘合素超家族《医学免疫学》
- 摘星换斗《中医词典》
- 粘连蛋白的提取《动脉粥样硬化》
- 摘陶氏七法《伤寒括要》
- 粘连性肠梗阻《普通外科学》
- 摘平脉三不治症论《三指禅》
- 粘连性中耳炎《耳鼻咽喉外科学》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第一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
- 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分类
- 第二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应用
- 一、与T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 二、与B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 三、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粘附分子
- 第一节 粘附分子的种类和结构
- 第二节 粘附分子的表达的调节
- 第三节 粘附分子的功能
- 一、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 二、粘附分子与淋巴细胞的归巢
- 三、粘附分子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作用
- 四、粘附分子参与细胞发育、分化、附着及移动
- 五、粘附分子与肿瘤
- 六、 粘附分子与凝血
- 七、粘附分子与细胞内信号传导
- 第四节 可溶性粘附分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组成和特点
-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结构和多样性
- 第三节 T细胞受体基因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念和作用特点
-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
- 一、白细胞介素(IL)
- (一)IL-1
- (二)IL-2
- (三)IL-3
- (四)IL-4
- (五)IL-5
- (六)IL-6
- (七)IL-7
- (八)IL-8
- (九)IL-9
- (十)IL-10
- (十一)IL-11
- (十二)IL-12
- (十三)IL-13
- (十四)IL-14
- (十五)IL-15
- 二、集落刺激因子(CSF)
- 三、肿瘤坏死因子
- 四、干扰素(IFN)
- 五、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 六、趋化因子
- 七、其它细胞因子
- 八、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补体的分子生物学
- 第六章 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
- 第一节 MHC基因图及其遗传特征
- 第二节 MHC抗原的结构及检测
- 第三节 MHC中的单体型
- 第四节 MHC的生物学功能
- 第五节 HLA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淋巴细胞群及其亚群
- 第八章 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
- 第一节 TCR/CD3复合体
- 第二节 蛋白酪氨酸激酶
- 第三节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
- 第四节 G蛋白和磷脂酶C
- 第五节 蛋白激酶C
- 第六节 T细胞基因的转录激活及其表达
- 第七节 经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分子基础
- 第八节 淋巴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常用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免疫网络学说及其在医海陆空中的应用
- 第一节 独特型和抗独特型
- 第二节 免疫网络学说
- 第三节 抗独特型抗体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引论
- 第一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的发展简史
- 第二节 神经、免疫及内分泌系统间的关系
- 第三节 神经和内分泌(或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控
- 一、神经内分泌对免疫功能调控的生物学基础
- 二、激素、神经肽及神经递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三、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四、神经系统定位损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五、条件反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四节 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 一、免疫应答过程中神经及内分泌变化
- 二、细胞因子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三、胸腺肽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 四、免疫功能在神经及内分泌组织中的体现
- 第五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环路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