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BCR相关联的分子
1.BCR与激酶相连 除了BCR/Igα/Igβ外,B细胞表面还存在着一些BCR相关联分子,参与BCR的信号转导。BCR交联后可引起Igα和Igβ的酪氨酸磷酸化,Igα和Igβ胞浆内功能区无激酶同源序列,但Igα和Igβ确与一些激酶相关联。尽管Igα和Igβ有着高度的同源性,但它们胞浆尾部连接激酶分子的种类有所不同。Igα胞浆内同src家族激酶p56lyn和p59fyn相连结,而Igβ胞浆尾部则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尚末明确的磷酸化蛋白pp40和pp42相连结。
2.BCR与CD19、CD21相连 成熟人B细胞mIg可以同CD19和CD21跨膜蛋白相连。CD19是一种B细胞特异的抗原,为Ig超家族成员,表达于除浆细胞外所有B细胞上。CD21为C3dg和iC3b的受体(CD2)。抗原一方面可以与BCR结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C3dg与CD21相连,构成了B细胞的双重抗原识别(dual antigen recognition)(图8-15)。这种双重抗原识别可以使BCR与CD19、CD21形成多聚化,为B细胞的活化提供了最佳刺激信号。此外,MHC-Ⅱ类分子,Fcγr Ⅱ以及胞浆p21ras蛋白与mIg发生共帽(co-capping)现象,从而参与B细胞的信号转导,但它们的调节作用不同。MHC-Ⅱ类分子在人B细胞转导激活信号,在LPS激活的B细胞中介导负信号;Fcγr Ⅱ的交联可以加速由mIg交联所致升高Ca2+的清除,并阻止mIg介导的信号转导给G蛋白;p21ras是一种GTP酶,可将浆膜上的生长信号同胞质中c-raf和c-erk激酶连接起来。
图8-15 B细胞双重抗原识别模式图

- BCR相关联的分子《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BCR和TCR基因重排检测《医学免疫学》
- Behcet 氏病《眼科学》
- BCR复合物《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Bernard-Horneer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BCR的组成及功能《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BEST疾病《基因与疾病》
- Barrett食管《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Bianchi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Barre-Lieou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BLS-CPR时的第一线药《急诊医学》
- Balint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Bogorad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B《传染病》
- Bristowe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B《医学遗传学基础》
- Brown- Sequard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B《医学统计学》
- B淋巴细胞《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B《生理学》
- B淋巴细胞的分化和表面标志《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B《四圣悬枢》
- B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的表达《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B《四圣心源》
- B细胞《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B《伤寒说意》
- B细胞《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B《金匮悬解》
- B细胞《医学免疫学》
- B《伤寒悬解》
- B细胞《医学免疫学》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第一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
- 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分类
- 第二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应用
- 一、与T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 二、与B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 三、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粘附分子
- 第一节 粘附分子的种类和结构
- 第二节 粘附分子的表达的调节
- 第三节 粘附分子的功能
- 一、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 二、粘附分子与淋巴细胞的归巢
- 三、粘附分子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作用
- 四、粘附分子参与细胞发育、分化、附着及移动
- 五、粘附分子与肿瘤
- 六、 粘附分子与凝血
- 七、粘附分子与细胞内信号传导
- 第四节 可溶性粘附分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组成和特点
-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结构和多样性
- 第三节 T细胞受体基因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念和作用特点
-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
- 一、白细胞介素(IL)
- (一)IL-1
- (二)IL-2
- (三)IL-3
- (四)IL-4
- (五)IL-5
- (六)IL-6
- (七)IL-7
- (八)IL-8
- (九)IL-9
- (十)IL-10
- (十一)IL-11
- (十二)IL-12
- (十三)IL-13
- (十四)IL-14
- (十五)IL-15
- 二、集落刺激因子(CSF)
- 三、肿瘤坏死因子
- 四、干扰素(IFN)
- 五、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 六、趋化因子
- 七、其它细胞因子
- 八、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检测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补体的分子生物学
- 第六章 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
- 第一节 MHC基因图及其遗传特征
- 第二节 MHC抗原的结构及检测
- 第三节 MHC中的单体型
- 第四节 MHC的生物学功能
- 第五节 HLA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淋巴细胞群及其亚群
- 第八章 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
- 第一节 TCR/CD3复合体
- 第二节 蛋白酪氨酸激酶
- 第三节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
- 第四节 G蛋白和磷脂酶C
- 第五节 蛋白激酶C
- 第六节 T细胞基因的转录激活及其表达
- 第七节 经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分子基础
- 第八节 淋巴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常用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免疫网络学说及其在医海陆空中的应用
- 第一节 独特型和抗独特型
- 第二节 免疫网络学说
- 第三节 抗独特型抗体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引论
- 第一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的发展简史
- 第二节 神经、免疫及内分泌系统间的关系
- 第三节 神经和内分泌(或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控
- 一、神经内分泌对免疫功能调控的生物学基础
- 二、激素、神经肽及神经递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三、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四、神经系统定位损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五、条件反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四节 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 一、免疫应答过程中神经及内分泌变化
- 二、细胞因子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三、胸腺肽对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 四、免疫功能在神经及内分泌组织中的体现
- 第五节 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环路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