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狂

《灵素节注类编》书籍目录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

狂病始生,而先自悲、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贫乏忧饥,抑郁久而勃发也。故取肺与大肠经以通郁气,又调脾胃经以和阴阳也。

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视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释之也。

不卧、不饥、骂詈等证,皆阳邪独盛也。视其血脉之盛者,皆取之以泄邪;如不盛,不必取而释之。其取大小肠、肺、肾、心经者,以阳邪亢盛,而从上下阴阳通泄之也。

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

此因恐而伤动心、肝二脏,风火鸱张,故现诸证。取肺与大肠经,通金气以制木邪,取小肠腑以泄心脏之火也。

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头两 。

由元气衰少,劳心神散,而妄见妄闻,气不宽舒,而口善呼,治之通其经,以调气安神也。

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阴、太阳、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

喜则气缓,过喜则心神放逸,以至于狂,其气之散漫更甚矣。取六经表里,以调阴阳之气,使其平也。

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 骨二十壮。

狂病新发,其势不应如此之重而重者,内挟肝风炽盛之故,当先取足厥阴经之曲泉穴左右动脉,及他脉之盛动者,刺之出血,少顷即已;如不已者,再如法刺之,并灸 骨,以通督脉之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灵素节注类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灵素节注类编》书籍目录
  1. 癫狂《灵素节注类编》
  2. 癫狂《医经原旨》
  3. 癫狂《证治汇补》
  4. 癫狂《古今医案按》
  5. 癫狂《丹溪心法》
  6. 癫狂《万病回春》
  7. 癫狂《吴鞠通医案》
  8. 癫狂《济阴纲目》
  9. 癫狂《回春录》
  10. 癫狂《古今医鉴》
  11. 癫狂《丹溪手镜》
  12. 癫狂《寿世保元》
  13. 癫狂《内经评文》
  14. 癫狂《杂病广要》
  15. 癫狂《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6. 癫狂《医学入门》
  17. 癫狂《脉因证治》
  18. 癫狂《医学传灯》
  19. 癫狂《针灸素难要旨》
  20. 癫狂《产鉴》
  21. 癫狂《保幼新编》
  22. 癫狂《中医词典》
  23. 癫狂《针灸学》
  24. 癫狂《傅青主男科》
  25. 癫狂(见鬼神)《女科折衷纂要》
  26. 癫狂《灵枢悬解》
  27. 癫狂(狂走 狂言)《针灸资生经》
  28. 癫狂《医法圆通》
  29. 癫狂病《黄帝内经·灵枢》
  30. 癫狂《中医名词词典》
  31. 癫狂部《本草易读》

《灵素节注类编》